目前分類:低能量遠紅外線的醫療應用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8777  

天氣越來越炎熱,郭綜合醫院中醫師蔡文嘉表示,對於針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疾病的病人而言,夏季大自然陽氣最高的三天,以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來疏通經絡、調理氣血、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身體的免疫功能增強,進而減輕冬季發作的症狀。一般而言,三伏天大都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間,這段時間是全年最熱的時期。

根據蔡文嘉醫師的臨床研究,三伏貼另改善蕁痲疹、小兒氣喘、成人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關節疼痛及易感冒體質,但並非每人都適用,包括孕婦、皮膚疾病、腫瘤病人、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的老人、皮膚敏感容易起泡者、發炎或發燒患者,必須經由醫師審慎評估。

然而醫院的經驗,部分人在敷貼時,會發生皮膚過敏紅腫不適等現象;所以早在幾年前,就有一些醫學中心的中醫科及中醫診所,採用我們的遠紅外線治療儀來替代敷貼藥物,以避免接觸性皮膚炎或刺激性皮膚炎發生。其實,也有一些懂著經絡穴道的客戶,自己在家裡使用遠紅外線儀器照射穴道位置,來改善身體的健康。就算不懂穴道也別感到氣餒,只要去向中醫科醫師請教按壓的穴道,回家再照射穴道位置即可。它是一個非常適合居家照護的方式,所有人適用。

使用方式為,用遠紅外線治療儀直接照射相關穴位,照射時需裸露皮膚,一次40分鐘,每週照射2-3次。照射中及照射結束30分鐘內,不宜吹冷風或沖浸冷水,並注意多補充水分。

 

 

 

以上部分文章引用於:中時新聞「冬病夏治調節肺脾 三伏貼非人人適用」2014.7.11

 

18778

 

 

另外可看另一篇與氣喘改善相關文章:

遠紅外照射療法改善氣喘又一篇 http://farir.pixnet.net/blog/category/2128172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getImage+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254    

 

        昨天電視播報一則在新莊地區所發生的新聞,因為女嬰出生後體溫偏低,醫護人員使用電毯幫她保暖,三個小時後,女嬰的雙腿就起了大水泡、有20%的面積二度灼傷、被緊急轉送台大醫院治療。隨後被點名的電毯業者在傍晚發出聲明表示,說明書有標示,熱敷墊是危險物品,嬰兒、孕婦及糖尿病患者等禁止使用。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們也感到非常的難過與不捨,但是類似的問題一直層出不窮的發生,一般醫院對於出生後體溫較低的嬰兒,大多會使用烤燈或是電毯或保溫箱來維持體溫,但由於保溫箱數量有限,且價位昂貴,所以大多使用電毯及烤燈,但兩個方式危險性都很高。由於電毯是貼合皮膚,嬰兒的肌膚又非細緻、敏感,容易造成接觸性灼傷的問題。而烤燈由於溫度較高,不易控制,長時間使用易發生燙傷的危險。

 

    照顧寶寶其實有更好的方法!

 

    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用在照顧嬰兒的方法,由於其特性屬低溫、能量易被吸收、不會累積於皮膚表面,可有效促進末稍血液循環與消除發炎,且用時安全性高,能夠照顧寶寶們細緻又敏感的皮膚,目前已經有多家醫學中心的新生兒室、新生兒加護病房等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於寶寶的保溫及治療尿布疹等問題,以及婦產科用於加速產後傷口癒合和預防術後腸沾黏。幾年前在某醫學中心的心血管加護病房見過一個案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是早產兒,出生後可能有使用強心劑,造成周邊循環不良的問題,巴掌大的身軀上插著各式管路,而上方正在照”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治療儀的照射頭都比嬰兒還要大的多……看到他安詳的躺在小小病床上安逸的睡覺,心中感到無比的欣慰。我期待這個安全且有效的療法能夠被普及,而,像昨日的悲劇,希望別再發生了!

 

 

IMG_7253

 

小寶寶在北部某醫學中心新生兒病房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

 

640_ad1857f7da1662058d2e94c96246d435  

新聞嬰兒20%的面積二度灼傷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續上次女性生理痛的話題,另一個婦科疾病,反而是女性們有苦難言的問題;當健康狀況不佳,免疫系統下滑時,罹患陰道炎的比例也會升高。

 

陰道炎──難以啟齒的女人心事

陰道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罹患。

陰道炎常常是由於女性健康狀況不佳或內分泌失調,陰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加之病原體感染而產生。病原體以滴蟲為最常見,此外還有其它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阿米巴原蟲等。患者臨床表現為白帶多,陰道內有水樣或膿性分泌物流出,有時混有少量血液,常帶有刺激性臭味等,同時還經常併發外陰部搔癢、疼痛、紅腫等症狀。

 

容易治療但容易復發,需耐心對應

雖然陰道炎並不會危及生命,但由於患部是不便啟齒的私密部位,卻又常常有痛癢的症狀,發作時十分難耐,不免造成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對夫妻生活也有影響,讓患者無奈至極。雖然在醫師指導下通常可以很快治癒,但由於病因與患者自體免疫力相關,復發機率很高。

照射遠紅外線可激發人體內如NO、HO-1等抗氧化物的產生,提升自身的免疫抗發炎反應。若配合醫師的藥物、調整生活作息,同時使用遠紅外線照射會陰部,可控制搔癢、疼痛、紅腫等局部症狀,並可改善或消除局部和全身症狀的作用,減緩發炎,降低復發機率,改善難言之隱,讓患者重新恢復信心。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getImage+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耕莘醫院洗腎室目前50床,共有4台遠紅外線治療儀,其中兩台新機,是今年一位病人過世後,家屬感念醫護人員的細心照護,捐款給洗腎室做為購買醫材的基金,家屬曾提到可買遠紅外線治療儀或血壓計。醫護人員評估後,認為之前單位內只有兩台遠紅外線治療儀,病人們都會搶著用,甚至有爭執,根本就不夠用;於是就決定用這筆經費購買遠紅外線治療儀,以造福更多的腎友,儀器上貼著捐贈人(家屬)名字的牌子,讓對親人的愛和善意流傳下去!護理人員告訴我們,自從多了這兩台儀器運用後,病人們不會再為了搶用儀器而爭執,整個洗腎室的氣氛變得更和諧。她們覺得選擇遠紅外線治療儀果然是正確的決定!


     因為常在醫院走動,我們知悉有不少住院病人在出院或過世後,病人或家屬感念醫護的照護之情,欲捐款給單位購置急需器材;由於遠紅外線治療儀屬耐久材且價位適中,除讓患者直接受益外,也可大幅減輕護理人員的照護負擔,所以類似耕莘的個案還不少。


     2013年有4例個案捐贈了10台遠紅外線治療儀,分別發生於成大醫院安寧病房、台安醫院洗腎室、三總洗腎室等,我們非常榮幸能見證這些護病感人故事。

24457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getImage+

 

文章標籤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SCN1744

 

虞醫師用遠紅外線治療儀替病人作傷口治療

 

 

  我與虞醫師相識於2001年, 一場遠紅外線醫學應用研討會上,之後他就投入遠紅外線的研究, 2006年其博士論文即是以我研發的遠紅外線治療儀照射老鼠觀察血循的影響,並提出機轉推測.

 


 

照射遠紅外線協助傷口癒合

虞希堯醫師92/08/17刊於聯合報健康版

除了保健用品以外,遠紅外線設備長期以來應用於復健熱療與保護洗腎廔管,一般都將其作用歸因於溫熱效應。事實上,遠紅外線是紅外線中波長較長的一群(約 5.6至1000微米),其能量很難穿透一張紙,大概只及於人體皮膚以下約0.1公分的深度,事實上僅以溫熱效應一辭,並不足以解釋它的保健與醫療效果,所以遠紅外線到底還有哪些生物作用?適用於哪些疾症狀況?時常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

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物物理系吳本玠教授,雖已退休但仍埋首於醫學實驗孜孜不倦,他的實驗團隊曾以系列的動物實驗模型,呈現遠紅外線照射後對紅血球膜電位、膜流動性與細胞變形能力的影響,此種「非熱效應」關係到全血黏度降低,有利於血液循環的改善。

在 2003 年一月出版的實驗生物醫學期刊中,刊載了一篇有趣的實驗報告,日本的大阪關西醫科大學的豐川醫生,在110 隻實驗動物背上分別作了 1.5 公分見方的傷口,分組觀察傷口癒合的情形,其中有遠紅外線照射的一組,傷口明顯癒合較快,顯微鏡檢發現不但傷口癒合必需的膠原蛋白累積也較多、產生乙型移形生長因子(TGF-&beta1;)的纖維母細胞浸潤也較豐富。每一個傷口癒合以前,都會經過發炎期、增生期與整合期,這個連續過程的順利與否,決定了傷口是否順利癒合,遠紅外線照射不但增加發炎期的生長因子分泌,也直接刺激增生期與整合期的膠原蛋白堆積,藉此加速傷口的復合。同時實驗小組也發現,雖然遠紅外線會產生少量溫熱,但所有實驗動物的皮膚表面,並未見到不良的發炎反應或灼傷現象。幾年前,成大楊明興教授也曾以實驗的方法說明遠紅外線可以提高體腔深層的溫度、並使全身微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推論遠紅外線雖然無法直接穿透、但可藉著分子間的振動將能量傳遞進入深層組織。對照回味楊教授與豐川醫生的報告,發現他們同時說明了遠紅外線不需大規模破壞表面、而能有效進行深層生理改良的特性。

筆者從事傷口的治療,時常面對糖尿病足潰瘍、下肢血管阻塞、感染或放射治療後遺症、慢性骨髓炎...等等這類的困難癒合傷口,也常應用保濕敷材、高壓氧、遠紅外線、生長因子等多項新式治療方法,它們都各具療效,但都尚不足以單獨取代傳統的手術與藥物,唯有靠仔細的傷口評估與慎選使用時機,才能將這些輔助醫療方式的功效作最大的發揮。

 

 

其他文章:

持續潰爛的傷口癒合經驗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64181723

為何傷口不易癒合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64210865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getImage+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談醫用遠紅外線在台灣醫療界的發展,絕對不能略過這位醫師江日崇,我與他結緣於遠紅外線醫療運用已十幾年了;最近整理資料,看到桃園腎友協會雜誌去年刊登一篇他寫的文章,感觸很深,特分享給諸網友們------

 


 

相伴瘻管33年

 

 

從醫三十餘年。

 

心血管外科的年輕醫生都是由周邊血管手術開始做起,再慢慢尋找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年輕時也是如此。

 

當年開瘻管手術的心思非常單純,自詡為一個認真的人,要認認真真把每個手術做好。所以用心在瘻管上,閱讀各方面資料,思考各種方法,研究如何可以在手術上更為精進。隨著一次又一次手術的推進,腎友日益信任與依賴,甚至有些瘻管狀況不好的患者慕名而來,更讓我自覺責任重大。

 

當我在考慮未來的方向時,意外地發現由於心血管外科的主流在處理心臟,當時瘻管問題其實是很少有人著力的。但瘻管這件事情卻又十分重要!瘻管是腎友的生命線,雖然在許多醫師眼中只是個簡單小手術,這個小手術的結果卻對腎友生活影響甚鉅。

 

長期面對腎友,看過各種狀況不同的瘻管,我看到瘻管患者的可憐之處,也體會到他們雖是小手術卻無助的心情。

 

身為醫者,照顧他們,是我責無旁貸之事。

 

所以,我毅然抉擇瘻管這條路。病人瘻管問題怎麼解決,成為我三十餘年來手術之外的時間都在思考的問題。年輕時面對種種瘻管問題,總是想著靠提升手術技巧來改善,但隨著年齡與閱歷俱長,漸漸認識到,人即使再努力也總會有力所不逮之處。

 

我還能為我的患者做什麼?

 

除了手術技術外,是不是還有什麼突破口,可以改善他們的瘻管狀況,讓他們能夠與常人一般沒有顧慮的快樂生活?

 

十五年前,我因緣際會接觸到遠紅線照射療法,並應用於瘻管手術與養成。

 

還記得第一次是給一位雙手、雙腳瘻管全部失效的患者使用,他植入希克曼管後上腔靜脈狹窄,連臉部也開始浮腫,而照射遠紅外線後,浮腫有效改善了。

 

之後,經過三年的臨床經驗累積,日見實效。而當年那名患者也因為遠紅外線的療效,最近幾年又可以再使用自己右手的動靜脈瘻管進行透析。所以我將推薦這個優秀療法到各洗腎室當成我從醫的使命之一,並很欣慰時至今日,台灣已經有90%的洗腎室將遠紅外線療法列入常規治療之中。

 

這種非侵入式、有實效、禁忌症又少的療法,與我的醫學主張是一致的,遠紅外線讓我終於找到一個讓靜脈維持擴張的方法。以前盡力做好手術之後結果就只能交託給天意,但現在加上遠紅外線,我們可以做的又更多一些。所以我總是不避嫌地大力推薦這個療法,就算患者不理解,覺得「醫師怎麼沒完沒了一直在談遠紅外線……」,我依舊不改絮絮叨叨。

 

承蒙大家的看重,謬譽我為患者的「瘻管救星」。不少醫護人員或腎友之間遇到棘手的瘻管問題時,會建議患者找我看診。

 

我所面對的困難是,病人來時都是滿懷期望,甚至有些是抱著「最後的希望」,但當中某些人卻因為體質、生活狀況的配合或者是瘻管先前處置問題,到這裡時瘻管狀況已經非常糟糕,能做的極為有限了。我雖然比旁人多些年的經驗,仍只是一介凡人,還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患者對此有多麼失望,我可以體會,在十分無奈之餘,也帶著萬分內疚。

 

雖然我能做的有限,但在可用的方法用盡前,還是不能輕易放棄。而遠紅外線便是我最後的手段,我總會告訴有需要的病人及家屬使用的目的、時機、如何找出時間使用,以及一年四季的使用方法等等,希望藉此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不是所有瘻管都能起死回生,但總是多了一線生機。對我而言最有成就感的,莫過於病人的雙手已經裝滿失效的人工血管,卻在遠紅外線的照射下,還可以找到夠大的表淺靜脈,完成成功的動靜脈造瘻手術!而且為數不少。

 

沒有一個療法是絕對的,沒有一個醫生是萬能的,但無論如何,如果有病人與家屬的配合,再加上醫護人員的盡力,病人一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江日崇 2013,01,01凌晨 寫於跨入醫業33

 

33年-133年-2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一篇提到高血壓患者照射遠紅外線的好處,中西醫到現在已經廣泛使用遠紅外線,西醫使用科學的研究來驗證遠紅外線的功效,而中醫則透過人體經絡及穴位更細膩的方式降低血壓;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運用中國老祖先的智慧「穴道」,配合遠紅外線的特性,來提高它的效能。

 

中醫的觀點,要準確照射在穴位上。

項目

照射方式

即以腳底湧泉穴為中心的整個腳底。中醫理論認為湧泉穴通人體的七經八絡,有定神安經的作用,也能使外周血管都得以舒張。

即以腎俞穴為中心的部位。中醫理論認為腎為一切虛症之源;高血壓症的病理之一即是腎供血不足。改善腎供血即是打破高血壓惡性循環最有效的一招。

以大椎穴為中心的部位。中醫理論認為大椎穴有安神靜腦的作用。試驗證明照射大椎穴可觀查到肢端甲溝微循環明顯改善。

 

 高血壓照射  

 

 當然,在治療中應首選湧泉穴、腎俞穴兩個部位,如有充分的時間,可加照大椎穴。其次是照射時間。遠紅外照射產生生物效應有明顯的域值積累特性和後效應特性,這決定了照射時間必須足夠;照射療程須綿長。

 

 ● 每個部位照射時間不得低於40分鐘。

 ● 每天照射不低於一次。

 

長期使用,待病情得到緩解控制後,可改為間斷照射,即隔日照射,每次可只選擇一個部位照射。工夫不負有心人,貴在堅持,必有佳音。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getImage+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接獲不少網友詢問,照射遠紅外線對於改善高血壓有幫助嗎? 其實從還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就一直被問此問題,所以今天來談談這話題。

 

    首先,我可以明確的回答,對高血壓的患者,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是一個「好而有效的」方法。

 

    遠紅外線為什麼能治療高血壓?這要從它的生物效應說起。從蒐集到的文獻資料得知,已有不少的的醫學基礎試驗證明, 遠紅外線照射可以顯著地改善微循環。由生理學角度來看,人體因供血不足而造成的缺氧、缺營養,其根本原因是微循環障礙,是許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

 

    紅血球的功用是將氧氣運送到全身的組織細胞,血液不足或是攜氧能力差,就會影響全身組織的養分供給。遠紅外線照射能有效地增加紅血球的變形率。紅血球變形率低,則進入微循環網管的量就少,這就意味著組織新陳代謝所需的氧不足、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帶走排除。再加上因為網管開放不足,血流量太低,血漿不能將所攜帶的營養物質供給組織,組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不能順暢排除,長此以往,不能正常新陳代謝的組織便會萎縮,進而壞死。

 

    遠紅外線照射人體後能有效地改善血粘度,從而有效地減小了血液流動的阻力,使之易於進入微血管,保障了組織新陳代謝的物質交換。正常人在緊張狀態下新陳代謝會加劇,機體相關各部組織需要增加供血,血壓增高本來就是機體為了加強排血量,以保障供血的正常生理反映。這種本來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映,因為長期得不到緩解而轉為一種惡性循環,由於上述各種原因形成高血壓症。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微循環障礙,滿足組織對供血的需求,疾病當然能得到有效地緩解與治療。

 

    遠紅外線照射能改善組織供血及緩解神經對外界的過度反應,能幫助內分泌系統維持在平衡狀態。綜上所述,遠紅外線照射既能調節神經、舒緩擴張血管,又能有效地改善組織供血,故能有效控制血壓,無任何副作用,在治療過程中不會對人體造成其他傷害。若血壓獲得有效的控制,可以醫師指示減少用量。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getImage+

文章標籤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周末, 約有一年之久未聯絡的陳兄突然來找我。原來他經醫師診斷為糖尿病,而前來詢問我遠紅外線是否可以治療糖尿病。看到過去意氣風發的友人,因為糖尿病而變得倦怠無神,不停嘆息著手腳變得冰冷麻木、小傷口潰瘍久久難癒,走路有氣無力,有時還會因疼痛而不得不走走停停。我覺得十分惋惜。

 

糖尿病簡單來說是血糖異常, 實際上卻不僅僅是血糖問題,而是一種十分複雜的代謝性異常。 高血糖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末稍血管萎縮或硬化,而導致供血不足的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這會引發許多併發症——如動脈硬化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周邊血管循環障礙可能導致糖尿病足等等。

 

雖然目前醫療研究報告尚無法證明遠紅外線可以治療糖尿病,但我鼓勵他一定要持續天天照射低能量遠紅外線,因為醫療已證實遠紅外線能擴張及軟化血管、降低血黏度、增加紅血球的變形能力。它可經由改善血液循環, 從而提高對組織的供血,並促成傷口癒合。這對於改善他目前所遭遇的併發症是很有助益的。雖然他和糖尿病的對抗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在遠紅外線的幫助下,這段路可以走得不要那麼辛苦。

 

也因此我找出這篇舊文《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糖尿病患者的居家保健利器》(原刊於桃園縣腎友協會專刊《腎友園地》,2009年秋冬號P13),當中有提到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為何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 ,提供給他做參考。同時也將此文放上BLOG,希望能讓所有糖尿高危人群及患者多一份參考資料。

 

糖尿病患居家保健利器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達人在網路上搜尋到這篇文章時非常驚訝,因為沒想到會有人把這件事寫出來,而且寫得這麼好!

 

關於本文的故事,請參考幕後特輯

 

本文轉載自「看雜誌」第54  作者:張頌宇

 

 

  「醫生!我......那裡痛......」一個截肢病患指著被截去腿的「空空部位」尷尬地說......

  大部分醫生面對這種病患時,都會認為是病人幻想出來的,屬於「腦袋」問題。事實上,這是臨床上發生比例相當高的「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現象。根據研究統計顯示,約有高達80%的截肢病人,會感覺到那隻已經不存在的手或腳還會發生疼痛;同時,更有高達98%的截肢病人,手或腳截肢後還能感覺到手、腳好像還存在著。這種感覺被稱做「幻肢感覺」(phantom limb sensation)。

  為甚麼已經「不存在」的肢體卻好像還存在著,甚至會痛?有一種合理的推斷是:人體除了在這個空間中顯微鏡能夠觀察得到的狀態,是否還有這個空間看不到的、但卻存在於另外空間身體? 

 

「不務正業」的生物醫學研究

  任教於宜蘭大學生物機電系所及擔任宜蘭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的許凱雄助理教授,指導就讀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的博士生黃啟裕,兩人冒著被主流醫學界貼上「不務正業」標籤的壓力,以「被截肢的身體還存在於看不見的微觀粒子的『另外空間』」為假設前提,為截肢病患在幻肢部位進行遠紅外線治療,超越目前主流理論治療無效的困境,為病患帶來極為成功的療效,也為現代醫學帶來新的思考。

  也許就像愛因斯坦所言:「想像力就是一切!」而「信念」也決定科學家的研究方向。做這個研究,除了因為目前醫學理論基礎無法有效治療幻肢痛以外,兩人純粹是基於對「另外空間存在之說」的相信而發想的。 「開始找到儀器廠商合作時,對方忍不住當面笑出來,覺得太瘋狂了,結果,我們竟然做出來了!哈、哈、哈!」兩人不約而同地大笑說。

  黃啟裕表示,目前解釋幻肢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理論。第一是「周邊神經因素」,認為幻肢的訊號可能來自殘肢;第二是「中樞神經因素」,認為幻肢的訊號來自脊髓或大腦的錯誤訊息;第三則是「心理因素」。但這三大類的理論,對於幻肢感覺或幻肢疼痛都只能解釋部分現象,而這三大類理論衍生出的許多治療方法,大部分也都無效,例如藥物治療或交感神經阻斷手術等。「有病人因為治療都沒效,但真的太痛了,後來就吃癌症病人吃的藥,吃了就昏,也就不會痛了,但醒來還會不舒服。」黃啟裕說。

  許凱雄和黃啟裕兩人,因為都相信有看不見的另外空間存在,在2004年出席的一場「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大會相識。黃啟裕進而在許凱雄的指導下進行研究。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專攻生物醫學科學的 許凱雄 教授認為,這世界看不到的比看得到的更多,但實證科學卻太急於否認它:「這實證科學從思想上牢牢把人框住,讓你突破不了。應該學孔子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現象,我們卻從沒真實地去面對。」

  黃啟裕則說:「從小到大總聽說靈魂這些的,你就會想知道這東西存不存在?眼睛看不到,但有沒有可能探索出來?」他進一步舉例:「中醫講的經絡也是看不到的,但它有一套很實在的理論,在臨床應用上又很實用。」

  基於這樣的信念,他們認為「幻肢」應該不是病人的「幻想」,也不是目前三大類理論的任何一種說法。從中醫幾千年來的學說與臨床療效,兩人認為人體是個複雜的結構,除了由看得到的分子構成,更微觀粒子中看不見的身體也同時存在著。因此兩人假設「幻肢」是這個空間的分子結構身體被手術截掉了,但在更微觀空間還存在著身體,同時「幻肢」部位的經絡與穴道可能還存在,並扮演與身體溝通的角色。

  以這樣的假設為前提,兩人在截肢病人的幻肢處施予各種能量刺激(表一),如不同頻率的電磁波、高壓電場(壓)、強磁場(脈衝)、高溫、低溫、火焰與水晶等,結果發現,其中較為明確的反應是遠紅外線與水晶的刺激。將特定的水晶置於截肢者的幻肢部位時,截肢者會有一股涼涼的感覺,而使用遠紅外線時,則有類似鎢絲燈照射的溫熱感。 

  每種新藥研發出來時,都必須通過安慰劑效應測試,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使症狀獲得舒緩的現象。因此為了排除安慰劑效應,兩人在實驗過程對截肢者做了安慰劑控制實驗(Placebo-controlled experiment)。方法是讓受試者平躺,上半身用不透光布幕隔開,使受試者無法看到照射過程(圖一)也無法知道何種東西照射與照射部位。另外,照射情況分三種,即照射遠紅外線於左腳(幻肢)或右腳(正常肢),或施予假照(即遠紅外線關閉)。不論真照或假照,照射結束時,儀器均會發出一個聲響,讓受試者以為每次都有照射。因此,如果受試者完全用猜的,答對的機率是33.3%1/3),因照射情況有三種。結果受測者答對了76.5%13/17),表示受測者不是用猜的。「這個感覺有時相當微弱,所以受試者有時不好判斷,不會百分之百答對。」黃啟裕說。 

 

截肢病患獲得良好療效

  為了瞭解幻肢痛是否發生在截肢病人所說的幻肢位置上(而不是在殘肢或大腦),兩人找了三個患有嚴重幻肢痛的病人,運用上述的遠紅外線照射方法,將遠紅外線照射在病人所說的「幻肢疼痛處」,如(圖二),結果顯示,三位病人在接受45次遠紅外線治療後,幻肢痛的時間與大小皆明顯下降。顯示在「幻肢處」施予遠紅外線照射對治療幻肢痛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有一位已截肢9年的男性病患,截肢後不久即被幻肢痛所苦,經過9年的藥物治療依然沒有太多改善。當強烈的幻肢痛發生時,疼痛會從幻肢的腳趾、腳跟一直上升到大腿,導致殘肢抽搐與痙攣,嚴重時,疼痛還會傳到心臟,造成強烈的心臟絞痛。後來甚至使用嗎啡等藥物都無法解決疼痛。2007年時,病患接受了兩次交感神經阻斷手術,但手術一段時間後,強烈的幻肢痛又再次發生。但是,在接受許凱雄與黃啟裕兩人對幻肢直接的遠紅外線照射治療後,幻肢痛得到大幅改善,強烈的幻肢痛不再發生。病患也遠離了殘肢痙攣與心臟絞痛的威脅。

  另一位男性病患是在截肢三週後,即產生強烈幻肢痛。他的疼痛類似數十隻針刺在幻肢腳底,持續不斷的疼痛使他無法忍受而告知家人想去自殺。在採用兩人的治療方法後,疼痛很快得到改善。他的家人感謝說他不再鬧自殺了。

  第三位是一位國中畢業即截肢的女性,15年來飽受幻肢痛的困擾,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法均告無效。近年來,日益嚴重的情況使她晚上無法入眠,半夜經常痛到哭泣。為了解決她的幻肢疼痛,她將工作暫停,接受此治療方法。兩個月後,這位女性病患的疼痛沒有再發生過,幫助她正常地回到工作崗位。

  經過這一系列研究,許凱雄和黃啟裕認為「幻肢處」確實還能在這個空間產生感覺,並且也是治療幻肢疼痛的關鍵位置。但是,進一步的問題是:截肢者存在於這個空間的物質身體,要怎樣與不存在於這個空間的「幻肢」溝通呢?

  他們假設,「經絡」與「幻肢」仍存在著連結。為了檢驗這個假設,兩人將截肢病人的幻肢腳底與正常人(健康大學生)的腳底照射遠紅外線,然後量測身體十二經絡的電性變化。結果顯示,兩者的經絡電性變化有相同的變化趨勢且具有統計上意義,脾經、腎經、膀胱經皆明顯上升,大腸經明顯下降。但若假照時,兩者間就不具統計意義。

 

走在「真正科學」的路上

  當然,實驗不是一帆風順,研究一開始使用了許多不同東西做刺激,病人都沒有反應。這時,實驗者的「信念」便相當重要。許凱雄強調:「你相信甚麼是很重要的。以實驗來講,尤其是操作者面對第一個問題,試了沒反應,特別對這樣的假設。但如果你相信有(另外空間),你就會想是不是哪裡做錯了。」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黃啟裕補充說:「後來就等。過個十幾、二十幾分鐘後,幻肢才有感覺。這不像我們一般人打手馬上有感覺。」

  不過,最主要的挑戰還不是來自於研究過程。為了有更好的資源與儀器做實驗,找合作對象的困難度比研究過程還大,因為醫學界在觀念上還很難接受「另外空間的存在」。黃啟裕說:「不少人基於自己的一些信仰是相信存在看不見的空間,可是你要他出來做科學實驗去說服別人,他覺得要『面對的東西太大』。」許凱雄笑著接腔:「那就是怕被貼上『標籤』。但總會有不怕的,哈、哈、哈!」

  突破了種種困難後,這個研究成果在20099月時,分別在德國舉行的世界醫學物理與醫學工程大會(The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unich, Germany)和在美國舉行的IEEE醫工年會(3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Minneapolis, USA)這兩個醫學工程領域中最大的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界面對這樣的研究,有的人相信,但更多的人不相信。主要的質疑是安慰劑效應問題。「我白紙黑字跟你講怎樣去檢驗,包括他們會質疑的點,都在我們的掌握裡。但很多人還是會質疑你。你可以看到一個態度──有人就是不相信!」許凱雄說。 

 

科學新躍進或強效安慰劑?

  許凱雄繼續強調:「任何挑戰我們樂於面對,但也希望他們用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我發現最大的難處是很多人突破不了既有的觀念,以很情緒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沒辦法和我們站在理性的角度來探討。說有效果是『安慰劑效應』,你把病史攤開,哪裡找這麼好用的安慰劑效應啊?不用吃藥、不用打針,沒有侵入性的治療,比手術還有效?我們最大的支持還是來自病人,因為成效不是你可以操控的,有就有,沒有就是沒有。」

  黃啟裕認為,觀念的障礙主要來自教育體系的問題:「目前主流這套系統是很牢固的。例如中醫經絡這些,在主流西醫科學的體制下,教科書中都沒有講。但很多東西都是在這套系統以外的,你卻把西醫當成唯一的解釋途徑。比如從小到大,教科書中沒有告訴我們有神,只要書本沒有提到的,你一提他就會排斥,說他不相信。最大原因是教育太系統地掌控了人的思想。」

  看來,研究本身的難度,還不及研究之外僵化的教育或主流科學體系帶給許凱雄和黃啟裕的考驗。

  也許在學術道路上「踽踽獨行」,但「擇善固執」的許凱雄和黃啟裕深信,這個研究最大的價值,除了帶給病患實質的治療成效,就是「觀念的突破」。他們認為,忠於這個世界呈現的現象去做研究,就是一種真正的科學態度!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