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遠紅外線」,必須先認識什是紅外線?紅外線是存在陽光之中的一種光線,也是一種磁波。

 

西元1800年,德國科學家赫歇爾利用三稜鏡的分光作用,於某次光譜實驗時無意中發現,在太陽光的紅光外側,有一種肉眼無法看見,但物理性質與紅光相似的電磁波,於是將之命名為「紅外線」。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紅外線,距今不過200多年。

 

如果以所佔比例來看,紅外線佔太陽光的42.1%,比可見光的51.8%少,雖然肉眼無法看見,但身體皮膚可以感受到它的溫熱。

       

在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色光)要長,波長範圍0.75~1000微米左右,介於紅光及微波之間。

 

 遠紅外線光譜

 

 

「遠紅外線」是「紅外線」的長波部分

 

由於紅外線的頻譜範圍太廣,為了研究方便,科學上將其劃分為:近紅外線(IRA 0.76~1.4微米)、中紅外線(IRB 1.4~3微米)及遠紅外線(IRC 3~1000微米)。

 

這些分類中,近紅外線與中紅外線由於較易產生及被測出,人類拿來運用的較早,也使用最多。舉凡科技的國防工業,如夜間導航、洲際飛彈到一般民間工業,甚至家中一只小小幾百元的紅外燈,都是其運用的典型。

 

而遠紅外線及超遠紅外線,則很不容易由人為方式產生,而且簡單的光學儀器亦無法測得,目前人類對它們所之比較有限,運用的範圍仍然很少,可以說是光譜裡尚待開發的處女地。

 

但隨著人類生物電磁學的研究開展,遠紅外線的非熱生物效應,近年逐漸受重視,並且已有少部份運用於醫療保健,效果相當受肯定。

 

透過遠紅外線的開發、利用來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相信是未來醫學及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遠紅外線可透過加熱精密陶瓷產生

 

根據「黑體輻射」原理,一般材料無法在普通溫度仍會放出極微量的遠紅外線,但其強度不足以作為醫療用途。而一般的陶瓷材料,可接收外來能量並轉換成紅外線,但遠紅外線的比例會因陶瓷成份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用途也因此有較大的差異。其中「醫療用」的精密陶瓷,有較佳的轉換率,可將能量轉換成高純度的遠紅外線,以作為醫療用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