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摘[遠離病痛 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要了解「遠紅外線」,必須先認識什是紅外線?紅外線是存在陽光之中的一種光線,也是一種磁波。

 

西元1800年,德國科學家赫歇爾利用三稜鏡的分光作用,於某次光譜實驗時無意中發現,在太陽光的紅光外側,有一種肉眼無法看見,但物理性質與紅光相似的電磁波,於是將之命名為「紅外線」。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紅外線,距今不過200多年。

 

如果以所佔比例來看,紅外線佔太陽光的42.1%,比可見光的51.8%少,雖然肉眼無法看見,但身體皮膚可以感受到它的溫熱。

       

在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色光)要長,波長範圍0.75~1000微米左右,介於紅光及微波之間。

 

 遠紅外線光譜

 

 

「遠紅外線」是「紅外線」的長波部分

 

由於紅外線的頻譜範圍太廣,為了研究方便,科學上將其劃分為:近紅外線(IRA 0.76~1.4微米)、中紅外線(IRB 1.4~3微米)及遠紅外線(IRC 3~1000微米)。

 

這些分類中,近紅外線與中紅外線由於較易產生及被測出,人類拿來運用的較早,也使用最多。舉凡科技的國防工業,如夜間導航、洲際飛彈到一般民間工業,甚至家中一只小小幾百元的紅外燈,都是其運用的典型。

 

而遠紅外線及超遠紅外線,則很不容易由人為方式產生,而且簡單的光學儀器亦無法測得,目前人類對它們所之比較有限,運用的範圍仍然很少,可以說是光譜裡尚待開發的處女地。

 

但隨著人類生物電磁學的研究開展,遠紅外線的非熱生物效應,近年逐漸受重視,並且已有少部份運用於醫療保健,效果相當受肯定。

 

透過遠紅外線的開發、利用來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相信是未來醫學及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遠紅外線可透過加熱精密陶瓷產生

 

根據「黑體輻射」原理,一般材料無法在普通溫度仍會放出極微量的遠紅外線,但其強度不足以作為醫療用途。而一般的陶瓷材料,可接收外來能量並轉換成紅外線,但遠紅外線的比例會因陶瓷成份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用途也因此有較大的差異。其中「醫療用」的精密陶瓷,有較佳的轉換率,可將能量轉換成高純度的遠紅外線,以作為醫療用途。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2-1 遠紅外線如何輔助洗腎治療

 

洗腎病友最擔心—瘻管栓塞

洗腎對腎友來說,一開始都是非常難以接受的,當腎友要開始洗腎,其內心的焦慮從未中斷,除了擔心洗腎帶來的不便,還要面對許多生活改變與身體調適。

洗腎瘻管對腎友們而言猶如第二生命一般重要。然而,洗腎瘻管的併發症相當多,手術雖然可以克服一些問題,但很多瘻管仍無法維持到半年以上,以致腎友需不斷接受手術,甚至手、腳都無處可開瘻管,還須時時擔心瘻管發生栓塞或併發症,實在是有苦難言。

因為洗腎經常需要在瘻管處上針,一小段血管一年少說要扎上200多針,瘻管的內皮三天兩頭就會因針扎而受傷,使用久了管壁會出現多個狹窄點,血流量會慢下來,最後會形成栓塞而失效,終結了洗腎瘻管的壽命,這是目前醫療界對瘻管仍無法克服的問題。

 

瘻管的其他併發症

雖然狀況好的瘻管能夠持續使用幾年,但也有瘻管不到半年就塞住了,有時甚至發炎腫脹,嚴重時感覺像快要爆掉,需趕緊施行手術來處理栓塞的瘻管。

此外,洗腎瘻管經常發生的問題還包括:瘻管在洗腎時的靜脈壓過高、血管暗沉縮小、血管纖維化、針扎傷口不易癒合、易發生感染、疼痛、血腫、靜脈炎等部適。相信又腫又針孔累累,甚至發炎的瘻管對腎友來說並不陌生,這些都是腎友無盡的夢魘。瘻管的照護就顯得相形重要。

 

如何使用遠紅外線維持洗腎瘻管的品質

遠紅外線照射這種嶄新療法在醫療上最早被接受與推廣的是洗腎腎友的瘻管照顧。在國內各大洗腎中心/院所,使用遠紅外線治療儀來維持洗腎瘻管的品質極為普遍,在洗腎瘻管的保健上也有相當具體的成效。

腎友若 能配合 醫師的治療,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是照顧瘻管及日常保健的好伙伴,腎友只要每天持續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瘻管部位及手部,可讓瘻管維持彈性、使瘻管順暢不易堵塞,延長瘻管壽命,降低腎友因瘻管阻塞而需反覆動手術的次數,讓腎友不再提心吊膽。

此外,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對洗腎瘻管部位化瘀、療傷、止痛、傷口癒合也有效果,並大幅改善腎友洗腎後疲倦、手腳發麻、身體燥熱等自律神經失調、熱失衡的狀態。許多臨床經驗都證實遠紅外線治療儀對腎友具有保健與輔助洗腎的效果,也明顯優於熱敷與握球運動,是一種簡單又實用的方法。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其然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江日崇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附錄二. 遠紅外線照射療法Q&A

 

 

Q6.遠紅外線治療儀和紅外燈有什麼不一樣

 

紅外燈是一種會發出紅色光的治療器,其原理是利用與紅光波長接近,伴隨著產生的近紅外線來進行熱輻射治療,照射體表溫度通常為40~45主要的作用熱效應作用在人體上主要是局部加熱皮膚表面和淺層肌肉和血管達到放鬆和紓緩的效果

 

由於紅外燈溫度較高,無法長時間照射,對溫度較不敏感的年長者、長期臥床者或糖尿病患,因為不能立即感受溫度,極易因疏忽而造成燙傷,故不建議使用。另外由於近紅外線有可能造成組織脫水及抑制癒合,因此應避免用在開放性傷口上。

 

低能量療法的與紅外線,「非熱效應」是最大的特色,人體吸收低密度能量,以共振的形式傳遞至深層組織,達到治療的效果。照射距離保持20公分 時,體表溫度僅略為升高,且維持恆定(不超過40℃ ),安全性高,適合用於銀髮照護、長期臥床者或糖尿病患也可使用,沒有醫療傷害的顧慮。遠紅外線可以促進組織修復、抑制發炎、幫助傷口癒合,可使用在已無出血現象的開放性傷口。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其然   著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 江日崇 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第七章其他醫療應用—中高齡養生

 

高齡化社會中,銀髮族的日常照護越發受到重視,許多在乎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銀髮族群,選擇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作為日常生活中保養的一環。

 

中高齡的保養基礎不外乎清淡飲食、適度運動、補充足夠營養素;而「遠紅外線照射」因其簡單、安全、全身皆可照射與可自行操作等特性,逐漸成為居家照護的重要一環,並可以廣泛改善許多常見的老化症狀。

 

日常照護與特殊照護

 

年長者由於肌力退化、新陳代謝率下降,導致血液循環較差、容易手腳冰冷、感到疲倦,以及經常性的腰酸背痛或肌肉酸痛。這些因老化引起的不適需要外力幫助推動循環與促進新陳代謝來改善。用遠紅外線照射作為日常生活保養的一環,可以減緩全身疼痛、改善睡眠品質與胃口不佳,讓年長者有更好的精神與活動力。

 

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年長者,容易因為缺乏活動使得局部缺血,加上肌肉萎縮、腸胃蠕動緩慢、血管彈性退化等因素,易有褥瘡、便秘、皮膚表面瘀血等症狀。在照顧上需要經常翻身、按摩、復健等,相當辛苦。

 

在例行照護中配合遠紅外線照射,不只能幫助褥瘡等困難傷口癒合、降低感染風險,減輕照護困難,更可以幫助維持年長者的正常生理機能,不致隨著長期臥床而快速的退化。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其然   著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 江日崇 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第三章下肢循環障礙預防下肢缺血惡化

 

恢復足部循環

 

 遠紅外線是一種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促進血液循環的能量,鑑於遠紅外線療法對血管問題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消腫、降低感染的效果,多家大型醫療院所已採用遠紅外線療法於下肢循環障礙、下肢血管阻塞、糖尿病足、足部潰瘍患者的治療,在臨床上也已看到具體成效。

 

高雄長庚醫院心血管外科許俊傑 醫師,對「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已有相當經驗。不論是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環很差,已有潰瘍、腳趾壞疽者,或是輕微的感到下肢冰冷、發麻、腳痛等症狀者, 許 醫師認為,這些都可以利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來改善,讓微血管維持通暢。

 

剛開始接受遠紅外線照射的患者,在照射初期就可以感覺到足部開始回溫,麻痛感很快獲得緩解,走路不再走走停停。而暗沉的腿部出現許久未見的粉紅色,傷口也不會濕濕的,晚上睡覺時更不再受疼痛所苦,這些都是「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恢復了下肢的血液循環,使缺血的血管重新獲得養分,足部如同「枯木逢春」一般。

 

足部傷口受到控制

 

 即使肢端已有壞疽的患者,在持續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後,除了足部疼痛大為緩解之外,使用一段時間之後,也可以見到病灶處出現許久不見的粉紅色新生組織。

 

許俊傑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在家中經常使用遠紅外線照射,越早使用,預防末梢血管栓塞的效果越好,尤其是傷口需要清創的患者,可以在清創前就開始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病灶,加速清創後傷口的復原。

 

下肢缺血患者的日常保健

 

 在醫師的指示下持續使用遠紅外線療法,能讓患者減輕腿部缺血的情況,但血管的病變仍需要搭配藥物治療、生活型態的調整,甚至需要進一步做手術治療。

 

而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患者,因其合併症連帶會影響其本身的血管狀況,遠紅外線的照射只能緩解末梢缺血的不適症狀。如果是已經硬化的血管或者發生急性栓塞,照射遠紅外線已無法改善肢體缺血狀況,仍需要進一步的醫療措施來處理。

 

醫師建議下肢缺血患者在初期症狀時,尤其是有糖尿病足潰瘍的患者,可以及早開始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改善末梢整體的血液循環,減緩足部血管的病變,長期使用能維持其生活品質,避免患者面臨是否截肢的抉擇。遠紅外線對足部缺血患者而言,不僅只是「有照有保佑」,而是真正能從內而外看到療效。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其然   著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 江日崇 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