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簡稱SNQ) 由生策會辦理,每年選出具世界頂尖成就、國際競爭力的醫事服務及生醫產品,又稱「臺灣生醫奧斯卡」。今年台北榮總腎臟科團隊以「遠紅外線照護洗腎瘻管」為主題,獲第25屆SNQ銀獎肯定。
▲第25屆SNQ授獎,台北榮總腎臟科主任林志慶教授 (中) 與陳範宇醫師 (右) 代表領獎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簡稱SNQ) 由生策會辦理,每年選出具世界頂尖成就、國際競爭力的醫事服務及生醫產品,又稱「臺灣生醫奧斯卡」。今年台北榮總腎臟科團隊以「遠紅外線照護洗腎瘻管」為主題,獲第25屆SNQ銀獎肯定。
▲第25屆SNQ授獎,台北榮總腎臟科主任林志慶教授 (中) 與陳範宇醫師 (右) 代表領獎
化療可說是癌症患者的必要之惡,但難以忍受的副作用,是中斷治療的常見原因。如何減緩副作用,有更好的精神與體力對抗癌細胞,是治療之外最重要的課題。
廣效性的化療藥物cisplatin (順鉑),雖有良好的療效,但也有腎毒性、神經損傷,以及不能輕忽的血管毒性等副作用,可能導致血栓栓塞、頸動脈增厚等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好消息是,最新研究發現,遠紅外線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可降低化療藥物的副作用!
除了接種疫苗、維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盡量不參加非必要的群聚活動,我們還有什麼方式度過這一次的疫情風暴?或許我們可以從過往對COVID-19的一些研究中,找出更積極的作法。
中文: 使用遠紅外線的溫熱治療經驗~在瘻管發育不良‧PAD患者上的嘗試
口頭發表於第10回日本下肢救濟.足病學會學術集會
日本桑園中央病院洗腎室從今年3月開始使用遠紅外線在有PAD的透析患者上
有追蹤我臉書的朋友應該常看到我總是在強調「遠紅外線不是熱」、「遠紅外線並非越熱越好」;最近讀到一篇發表在生命科學期刊(Life Science)的論文,實驗結果恰好印證了這個主張,就特地把這篇內容整理一下,放上來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是由時任署立桃園醫院泌尿科主任的杜元博醫師所寫。
先講結論:遠紅外線治療可以保護缺血再灌(註)的組織,降低傷害,但熱治療不行
以下為實驗過程:
首先,把老鼠睪丸的根部夾緊造成缺血一段時間後鬆開,切片觀察睪丸組織發現明顯的受損,而且隨著夾緊缺血的時間越久,受損越顯厲害。
那在鬆開之後該如何讓組織受損不那麼嚴重?研究人員加入兩種不同的治療──遠紅外線和烤燈,觀察哪種治療可以保護組織,降低受損的程度;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另外加入2組被夾了睪丸的老鼠,並在鬆開的同時分別給予遠紅外線和加熱烤燈的治療,從各組的組織切片發現,照射遠紅外線的老鼠,睪丸組織因缺血導致的受損較輕微,可是照射烤燈的老鼠的組織受損反而更嚴重!
也就是說,熱治療不但沒有遠紅外線治療的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
熱治療和遠紅外線治療對生物體有這麼大的差異,其中的機轉非常複雜,一般人不易理解,所以達人再此呼籲「遠紅外線不是熱」,謹記此一原則,就可以避免買錯和用錯東西的狀況囉!
缺血再灌注說明:機體組織器官正常代謝、功能的維持,有賴於良好的血液循環。各種原因造成的 局部組織器官的缺血,常常使組織細胞發生缺血性損傷( ischemia injury ),但在動物試驗和臨床觀察中也發現,在一定條件下恢復血液再灌注後,部分動物或患者細胞功能代謝障礙及結構破壞不但未減輕反而加重,因而將這種血液再灌注後缺血性損傷進一步加重的現象稱為缺血再灌注損傷(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
上個月去日本拜訪久沒碰面的友人,得知在2015年日本透析醫學會(JSDT)專題報告上,日本順天堂大學醫院腎臟內科井尾浩章醫師,發表了「遠紅外線療法的有用性 - 用於血液透析患者」臨床研究。其中一案例,是透析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潰瘍的傷口癒合情形,井尾醫師的觀察結果讓人驚艷,跟我們之前的認知有出入,今天特地提出來與各位讀者分享:
患者:82歲的男性
背景: 東京某洗腎室的糖尿病腎友
左腳掌外側有兩處潰瘍情況。
治療方式:井尾醫師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每週照射小腿前側三次、每次40分鐘照射。三個月後,腳掌外側傷口癒合。
過去我們所知糖尿病足潰瘍、下肢血管阻塞等困難癒合傷口的臨床使用案例,遠紅外線臨床實驗與應用都是直接照射在傷口上,這個案例比較特別的是,我們初始也以為井尾醫師是直接照射傷口,所以當知道他使用遠紅外線照射離傷口有一段距離的小腿,經過三個月後傷口修復了,確實讓大家都感到非常驚訝;不過只要深入探究遠紅外線的原理跟機轉,就不難理解井尾醫師的觀察結果了。
此患者因下肢血循不良,血液流不過去,以致組織缺血,所以腳踝出現組織壞死現象 (又糖尿病患常因末梢神經病變引起感覺喪失,讓患者無法即早察覺,等發現時,傷口已擴大。) 井尾醫師用遠紅外線照射患者小腿前側,極有可能是因促進小腿的側肢循環,從而有效改善了循環障礙,讓血液能充分供應到腳掌,腳踝傷口自然也就痊癒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井尾醫師使用這對糖尿病傷口幫助很大的遠紅外線治療儀,是來自台灣本土某知名遠紅外線專業廠商所提供,更是我們的驕傲。因許多糖尿病患及年長者當下肢血流不暢而導致末梢組織壞死,或一出現傷口即難以癒合,甚至需要截肢,這是醫學界一直非常棘手的難題。「遠紅外線療法」能有效處理糖尿病足及末梢血管疾病,困難癒合傷口等問題;無疑是血管外科、洗腎室、護理之家在照護上的一大福音啊。
其他文章:
照射低能量遠紅外線可幫助傷口癒合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21845965
持續潰爛的傷口癒合經驗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64181723
為何傷口不易癒合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64210865
運用遠紅外線處理壓瘡問題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333507222
透過遠紅外線療法 可有效加速糖尿病足傷口/慢性傷口癒合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230325937
糖尿病足傷口該如何照護? 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73380033
新手媽媽們莫不期待哺育母乳,但不少媽媽表示餵母乳就像一場戰爭,從擠初乳開始就是噩夢的開端。雖然護理師都會教擠奶、按摩,但不少媽媽們乳房脹痛像石頭,一碰就痛,更別提用力擠壓,許多媽媽都是當場痛到飆淚。有的人為了堅持餵母乳而強忍痛楚,而有的人更是哭著要求打退奶針,脹痛若置之不理又可能惡化成乳腺炎。
在中部某醫院服務的郭護理師,在醫院見多了新手媽媽們的無助,因此自費進修取得泌乳師證照,並在自家開設工作室,在醫院工作之餘替媽媽們解決泌乳問題。護理師出身的泌乳師較少見,坊間不少泌乳師都是由美容師轉任,但素質參差不齊,專業度不足,若用了錯誤的按摩手法,反而使乳腺發炎的情形更嚴重。
郭護理師先為媽媽們搽上精油,再照射遠紅外線40分鐘,之後再推拿乳房硬塊,為媽媽們改善脹奶痛、乳腺不通、頑固性乳塊的問題。郭護理師說開始運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後,在推拿時客人感覺比較不痛,輕推即有乳汁泌出,延長乳塊再生成的時間,而且做一次療程即有效,媽媽們的反應頗為良好。
客人張小姐表示「按摩一次後乳腺暢通,不到一星期,乳量從原本30增加到110」,林小姐則說,一開始她需同時忍受剖腹產傷口痛及脹奶痛,覺得相當委屈,在病房崩潰痛哭;連著兩三天做療程,雖然在按摩過程中仍會脹痛,但還可以忍受,看到終於擠出初乳,讓她百感交集;到現在孩子快滿月,擠一次的奶量已可供孩子喝兩餐。有了遠紅外線的輔助,讓新手媽媽們乳量愈來愈多,覺得很有成就感,更能堅持餵母奶之路。
此外,郭護理師也把遠紅外線運用在家庭照護上。她的孩子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皮膚紅腫、搔癢、龜裂,導致孩子晚上睡不好,脾氣也變差。她試著讓孩子每天照射遠紅外線80分鐘,不僅症狀改善,性格也變溫和許多,讓她及先生都很感恩遠紅外線的效果。如此看來,遠紅外線真是同時照護親子的好工具啊!
昨日和許久不見的朋友聚餐,朋友突然問起了是否有遠紅外線使用在褥瘡上的資訊。好奇之餘不免多問了兩句,這才知道他的父親中風臥床已久,近日去幫父親翻身時,在臀部區域發現了褥瘡。言談之中,朋友透露了對於父親健康狀況的擔憂並自責是不是自己沒有將父親照顧好。
褥瘡其實是壓瘡的一種,主要是因為局部皮膚及其下方的軟組織長時間受到壓迫,循環不良,造成細胞組織缺氧壞死,進而形成潰爛性的傷口,若不慎感染有可能罹患敗血症、截肢或死亡。演活「超人」一角的美國影星克里斯多夫.李維,在一場馬術比賽中脊髓受傷導致全身癱瘓,與疾病奮鬥了9年後,最終因壓瘡傷口嚴重感染,導致全身感染而過世。
一般預防以及治療壓瘡最主要是降低組織的壓力,並依據傷口的嚴重程度給予治療。但壓瘡傷口常常半年一年都不見得好轉,家中若有久病臥床或是行動不便的家人,我想多少都有這樣的經驗,雖然已經盡量遵從常規的治療和頻繁的翻身減壓,但改善程度有限,家屬對傷口的狀況心急,卻不知道還能為家人多做些什麼。
遠在20年前,我即聽過屏東內埔的迦南松年安養之家有在運用遠紅外線去照護壓瘡。當時院內剛收ㄧ位有褥瘡的患者,因為傷口過大,沒有醫生願意治療,因此院方只能先安排他睡氣墊床,定時翻身,並於每次清潔傷口後使用遠紅外線照射患部40分鐘,再敷上新的敷料,一天使用2-3次,經過三個月,壓瘡就完全好了。
因為壓瘡大多需要長時間的治療來幫助癒合,長期下來的花費極大,而且若延誤治療時機,還有可能奪走病人寶貴的生命。照射遠紅外線可以增加傷口處的膠原蛋白累積、促進血管新生,有利於組織再生,並可促進滲液吸,據我所知,目前已有多家長照中心或是養護中心運用遠紅外線來處理住戶壓瘡的問題,除此之外,有的病房也開始運用遠紅外線療法於需長時間臥床的病患上。
中部某大型教學醫院的護理長曾在2011年的院內報告中提出了其在臨床照護壓瘡病患的觀察:遠紅外線療法可以縮短壓瘡癒合的時間,減少患者痛楚。她認為此療法可以有效的提升護理品質;並且因為治療時間的縮短,相對也降低醫療成本。
此外,因為遠紅外線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環,促進局部供血量,若經常使用於容易發生壓瘡的部位,可有效降低發生機率。所以運用遠紅外線不只可以縮短病程讓患者免受褥瘡之苦,還可以預防壓瘡的生成,進而簡省照護的人力及時間,更因為減少了敷料、藥品的消耗,相對的減輕了財力負擔,對於患者、照護者以及醫療單位而言,可謂是個極佳的照護輔助工具。
傳統的瘻管照護方式建議患者需常做握球運動和熱敷,除讓血管擴張以促進血流量外,也讓血管比較容易觀察和穿刺。目前各大洗腎室雖已廣泛改用遠紅外線來照護腎友的瘻管,但是一般想到讓血流量增大,還是直覺就會想到用”熱”來使血管擴張,所以遠紅外線療法常常會被誤認為是熱療的一種。
但是,熱對於促進血流量的效用只是暫時性的。當熱源一移開後,血管因熱而擴張的現象即會慢慢回復,所以血流量增加的效果無法持久,改善的功效其實有限。而且若不注意,有可能會因為溫度過高而造成不必要的熱傷害,像併有糖尿病或下肢循環障礙之腎臟病患者,或對溫度感覺較不敏感之長者,就更需要注意。
醫療級的遠紅外線不只在處理慢性傷口、糖尿病傷口有顯著的效果。在醫學美容與整型方面,遠紅外線也能成為最佳輔助幫手。台灣目前已經有非常多的醫院整型外科及醫美診所,使用醫療用遠紅外線做術後處理。
護理人員指出,割完雙眼皮後,眼睛會紅腫,消腫時間大約要兩周才會較不明顯。使用醫療級遠紅外線治療儀,大大的縮短消腫時間,大約一週後,就能正常上班或上學。
傳統隆乳,患者需常回診讓護理人員幫忙做按壓、揉捏,防止莢膜攣縮,患者說那種疼痛感就好比被卡車輾過胸部一樣。莢膜是我們身體的一個自然保護機制,當一個外來物進入人體之後,身體會經由發炎反應產生包膜將之包覆,只是一旦莢膜完整包覆,便會壓迫填充物,嚴重的話,會造成變硬、變形、移位、疼痛及填充物滲漏等副作用。而現在隆乳之後,只需要天天照射低能量遠紅外線與按時回診,不需再忍受按壓、揉捏,因外力加壓所產生的劇烈疼痛;時間約3~6個月。
隆鼻微整型通常選擇玻尿酸或是微晶瓷,施作後,部份的人會因位壓迫造成皮膚瘀血、皮膚發藍,不平順的情形,只要天天照射遠紅外線,一周以後症狀就改善了。
除了整型方面的術後修護外,醫療級遠紅外線也能保養皮膚。其最大特點是對各種類型的膚質都適用、使用方法簡單,更由於其獨特的生物物理效應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提高細胞活化。許多經驗豐富的美容師,會在替客人美容護膚時充分運用,避免美容後的傷口受到感染,而一般民眾也能在家保養,使保養品充分導入皮膚,讓保養品更好吸收。此外,對於膚質易長青春痘的人,在清完暗瘡、塗上去疤膏後配合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可以去疤膏完全吸收,加速傷口平復癒合,避免日後留下難看的疤痕。
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在血液透析中心(洗腎室)使用已經有多年的歷史,長期使用能幫助瘻管血管流暢,延長瘻管壽命,及平時如有痠麻腫脹的情形也能獲得改善。針對瘻管運用上,遠紅外線治療儀已經使用非常普遍,但是鮮少有人談論其在腹膜透析上的使用效果。
而前年,國際醫學期刊發表關於長期腹膜透析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的治療效果;之前,包囊性腹膜硬化症在台灣醫學仍無合適治療方式的階段,多數患者苦等不到解決方案,只能給藥降低發炎,再補充營養,看病患症狀會不會轉好。由於包囊性腹膜硬化症死亡率高,且發生率會隨著接受腹膜透析時間增加而增加的併發症,在腹膜透析界一直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此發表無疑給了醫學界一線曙光。
2014年在美國胃腸病學期刊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榮總腎臟科林志慶醫師發表遠紅外線--硬化性腹膜炎的嶄新療法,正說明遠紅外線可有效地減緩病患之腸沾黏等EPS症狀,故遠紅外線療法可做為治療上的另一種替代方案。以下將他的發表簡單扼要的做個說明。
病患曾接受13年的腹膜透析,因嚴重的腹膜發炎而改為血液透析。轉為血液透析兩個月後,病患檢查結果顯示有出現腹部腫脹,嘔吐,食慾不佳、腹膜鈣化、腸沾黏、高量C反應蛋白(註1)等包囊性腹膜硬化症(EPS)的症狀,經診斷後判定為包囊性腹膜硬化症腹膜透析的患者。推敲可能因為腹膜發炎而造成腸沾黏以及腹膜鈣化,而且因為腸沾黏,會使消化系統罷工,出現有嘔吐、營養失調之類的現象;以下為用遠紅外線之後第3個月與第12個月的觀察:
3個月後:腸蠕動增加、可正常進食、腹膜透析的透析液變成淺粉色、腸沾黏狀況減輕。
12個月後:血液中白蛋白濃度增加、體重由 59.1 Kg 增加至 62.9 Kg。
治療後的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腸功能有逐漸恢復正常,且發炎狀況有減緩,顯示遠紅外線對於包囊性腹膜硬化症(EPS)有治療效果。由X光片看起來鈣化和腸沾黏也變得不明顯。此結果或許能解決腎臟科醫師長期以來的難題。
包囊性腹膜硬化症
包囊性腹膜硬化症(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是一個死亡率高並且發生率會隨著接受腹膜透析時間增加而增加的併發症,臨床上病人表現類似部分或完全腸阻塞所導致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腹脹、消化不良、腹痛、便秘、腸蠕動降低、腹部硬塊等。對於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即使停止腹膜透析改成血液透析甚至換腎都不容易阻止病情惡化至死亡,因此雖然罕見但是是腹膜透析病患不可不知的疾病之一。
可能引起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的原因很多,例如腹部手術、腹膜炎、腹腔腫瘤、乙型交感神經接受器阻斷劑的使用以及腹膜透析等。長時間接受腹膜透析、反覆的腹膜感染以及嚴重性腹膜炎皆有可能增加腹膜透析患者罹患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的發生率。雖然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的患者不一定都是長期接受腹膜透析的病人,但是其發生率確實會隨著接受腹膜透析的時間增加而增加,且腹膜硬化症者患者的平均腹膜透析時間確實也比擁有相同背景而未罹患硬化症的對照組病患還長。目前台灣醫學方面偏向支持性療法,就是給藥降低發炎,再給予營養補充,看病患的症狀會不會轉好。
註1:
C反應蛋白:是在急性發炎期的指標,人體在發炎狀態下,血液中會出現這種蛋白,且發炎程度和C反應蛋白在血液中的濃度成正比,所以在臨床上會被拿來當作評估發炎狀態的指標。
資料來源:Far-infrared Therapy as a Novel Treatment for 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
http://www.assoc.org.tw/html/season_104_s_02.htm
以往復健科,因為對遠紅外線療法不甚了解,大都採用單價較低廉、高溫有眩目紅光的紅外燈。多年前,紅外燈在復健科是個不可或缺的醫療器材,主要治療酸痛與促進血液循環,雖然是個不錯的輔助工具,但因高溫、強光等特性,所以有許多需注意的使用禁忌:1.不能長時間照射皮膚,因高溫容易燙傷。2.眼睛不能直視,因易造成水晶體混濁。3. 有傷口或是發炎組織者不能使用。
由於國際醫學期刊每年都有遠紅外線對於醫療方面的發表,與許多國內外的臨床案例證實了其效用!所以最近幾年,復健科不論是新採購或是紅外燈的汰舊換新,選擇低能量遠紅外線的單位越來越多,以下列舉幾個醫院提供大家參考:台北榮民總醫院、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馬偕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化秀傳醫院、大林慈濟免疫風濕復健科、高雄榮民總醫院、新北市立醫院板橋院區、三峽恩主公醫院、萬芳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及新屋分院、聖保祿醫院、新惠和醫院、台南市仁愛醫院、基督教信義醫院、安南醫院…。
前段日子特地拜訪了幾間醫院復健科與診所,實際記錄各單位的使用案例,讓大家對遠紅外線有更多了解。
l 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復健科,主要運用在退化性關節炎或是肩膀酸痛。
l 安南醫院復健科,除了酸痛治療外,也用在斷指接回後的復健治療。
l 花蓮門諾醫院復健科,運用遠紅外線搭配治療患者的足底筋膜炎!復健治療室已經用遠紅外線治療儀,替代烤燈類照射器!治療師分享看法:遠紅外線治療儀安全又方便,不用擔心病人會燙傷,機器也未見故障或其他操作問題!
l 雲林縣北港仁一醫院復健科,為了提供病患更完善的醫療服務,採購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運用在糖尿病傷口上居多。
l 新北市光晴復健科診所林鴻圖醫師觀察到,足底筋膜炎的超音波及電療治療,一個療程約12次,疼痛狀況才能好轉;加入遠紅外線搭配使用,療程縮短至6~4次,就有明顯成效。加上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再生與修復,應此能夠消炎及消除肌肉僵硬。
近年來,遠紅外線醫學價值已獲醫學界肯定,不直接接觸人體,避免傷口感染。適合對溫度較不敏感的使用者使用(如腎友、糖尿病患者、周邊循環障礙患者、長期臥床者等),能降低醫療風險;加上患者與醫護人員操作容易,不增加人力成本,無耗材等特色,復健科也陸續改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取代了傳統的紅外燈,來提升醫療品質!目前為處理退化性關節炎、筋膜炎、五十肩、糖尿病傷口居多,也適合居家長期照護。
相關文章:
年近90歲的退休校長,在家裡邊看電視邊照腳,保健身體。
前兩天提到過年送禮物給長者,遠紅外線治療儀是個不錯的選項,發文之後反應熱烈;因此達人特地再整理了這些年的經驗,分享給粉絲們,如果您的長輩恰好有這類困擾,那麼送他(她) 一台品質好的醫療級遠紅外線治療儀,最能體現關懷長輩的心意。
*肌肉張力不足與退化性關節炎:
中老年有退化性關節炎與肌肉張力 (彈性) 不足的問題,幾乎不可避免,就算硬朗的身子也是經常這邊痠那邊痛,可能因過度使用肌肉使肌肉緊繃,關節磨損,或是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年紀大了不方便運動等問題。
遠紅外線可以促進組織修復、消炎、消腫,增加肌肉張力、促進肢體活動力,防止肌肉萎縮,改善急性與與慢性發炎、痠痛等問題。使用遠紅外線照射患部,需持續每天照射40分鐘。
*血液循環不良:
容易出現手腳冰冷、手麻腳麻、水腫等問題。
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直接照射四肢與關節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彈性度,需持續每天照射40分鐘。
*消化不良:
食物未能充分與唾液混合及咬碎就吞入胃內,加上胃液分泌減少,腸胃的蠕動變慢,因此出現便秘、拉肚子、脹氣的情形,容易上腹疼痛或不舒服,甚至有噁心、嘔吐的感覺等等。
純度高的遠紅外線可以促進血循,增進腸胃蠕動,長期使用可改善便秘困擾。使用遠紅外線療法照射腹部、下腹部(氣海穴)與臀部(腰奇穴),每天照射40分鐘。
*高血壓:
遠紅外線照射後能改善血液黏度並且能擴張血管,使血液容易進入微血管,有效地改善組織供血,故能有效控制血壓。使用遠紅外線療法照射腳底湧泉穴、後腰的腎俞穴兩個部位,如有充分的時間,可加照大椎穴。每個部位照射時間不得低於40分鐘。每天照射不低於一次。
*瘀青與慢性傷口:
家屬常因為老人家身上容易會有很多不明瘀青而困擾,問哪裡撞到都說沒感覺、沒印象,一不小心就會撞傷,流血,甚至因為家屬或看護沒有及時發現而讓傷口惡化。
遠紅外線的「非熱生物效應」,可讓全血黏度降低,有利於血液循環的改善。照射傷口部位可增加發炎期生長因子的分泌,也直接刺激增生期與整合期的膠原蛋白堆積,藉此加速傷口的癒合。使用方式為清潔後傷口後,照射40分鐘;如之後有包紮傷口,可照射傷口周圍肌膚。
綜上所述,老人家會有ㄧ些慢性疾病與身體老化不可避免的問題,透過遠紅外線療法不只可用在醫療用途,更能平時在家保養,達到保健用途。
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有何特點?
1. 高CP值 (性能與價格比較)。
2. 醫學中心診間病房採用 (含復健科中醫科) 的醫療器材,效果明確。
3. 省電無耗材;符合人體工學,操作簡單,自己即可使用不需仰賴他人;低能量,長時間使用不必擔心燙傷,安全性高。
到中和骨外科診所看病的老奶奶,使用遠紅外線照射腰部痠痛。
在新北市從事保全業的男士,照頭頂百會穴及腳底的湧泉穴,保養身體。
前段時間拜訪中醫診所,討教夏季養生方法,醫師也不吝嗇的分享遠紅外線在此時節能如何搭配使用,提供給各位參考。
----------------------------------------------------------------------------------------------
夏季氣候炎熱,身上的毛孔開泄,容易出汗。流汗是身體降溫的最好方法,適度的流汗可以排出身體的代謝廢物,調整身體機能,使人不易生病。現代人夏日氣候炎熱,喜歡躲在冷氣房吹冷氣以為舒暢,這種方式容易讓人體的毛孔閉塞,難以將體內過多的熱氣排出體外,反易致生多種疾病。
夏季三伏天的時候,大地的陰氣受陽氣所迫藏於地下。從中醫「天人合一」的角度來說,夏季人體的陽氣亦在外,陰氣則伏藏在裏。冬天天氣寒冷,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扁桃腺炎及長期腹瀉、頻尿、腰膝痠軟等虛寒體質的人容易發作,這類患者特別適合於夏季做三伏貼(即冬病夏治)。三伏天時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旺盛,皮膚腠理完全開泄,此時做溫熱能量療法,容易使熱氣、能量透入人體,使體內陰寒的體質得到改善,故其治療的效果遠優於其它時節。
夏季養生,遠紅外線要如何搭配使用?
遠紅外線療法屬於溫熱能量療法的一種【註:優良的遠紅外線治療儀,其能量輻射共振效應>溫熱效應】,利用中醫的理論,於夏季配合時節來治療慢性疾病,效果會事半功倍。
肺部有虛寒疾病的人
(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扁桃腺炎):可以照射上背部。
脾胃虛寒
(如:經常胃部冷痛、長期腹瀉、便秘的人):可以以肚臍為中心照射腹部。
腎氣不足
(如:子宮虛冷、滑精、頻尿、小便不禁、腰膝痠軟者):可以照射下腹部及腰部、臀部。
2011年起,三峽恩主公醫院中醫門診,為了提供三峽、鶯歌等地區病患最優質、設備最完善的中醫醫療服務,治療室內選用醫療級遠紅外線治療儀,搭配針灸治療時運用。在恩主公醫院中醫門診治療室裡面,每一床皆配置一台遠紅外線治療儀外,另外還有備用機,確保所有患者都能使用到遠紅外線治療儀!
最近又到了三伏貼的節令,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周彥瑢醫師表示,冬天是身體儲存能量的時節,而夏天因為動能夠,血液循環較好,若能在這個時節做溫熱藥物的外敷治療,便能將身體的寒氣逼出,調節體質,這就是三伏貼的原理。利用一年之中最炙熱的氣候,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節做治療,不但可預防冬末舊病復發,更可減緩病症及發作的次數,此即所謂的「冬病夏治」。
恩主公醫院中醫門診在七月初已經開放民眾進行三伏貼治療,以往傳統的三伏貼的治療,藥餅在背部的穴道有些需要敷貼到6小時以上,恩主公醫院開發新的藥餅配方,並搭配遠紅外線照射以後,療程縮短到只需30分鐘到1小時,療效也比傳統的單純敷貼藥餅效果更好。
全新複合式三伏貼治療方式:
(1) 低能量雷射針灸,打開穴道→
(2) 照射遠紅外線5分鐘,加強穴道治療效果→
(3) 貼上三伏貼藥餅1小時(依患者體質不同而定)
除了三伏貼的運用,周彥瑢主任也建議,民眾平日在家可利用紅外線治療儀,照射上背到下背整段脊椎兩側的部位,即中醫經絡理論的膀胱經絡,來保養身體,也盡量不要喝冰的飲料和吃過於寒涼的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
附註 2015三伏貼時段: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日
閏中伏 : 8月2日-8月11日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最近很多網友來問我,他們周邊的朋友、家人或自己,傷口不容易癒合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更進一步詢問,原來他們都有個相同的問題「糖尿病」!
糖尿病是二十一世紀罹患率增加最快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約有一億五千萬病患,估計到西元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將再增加一倍以上,罹病人口會超過三億人。美國糖尿病學會也指出,美國約有一千八百二十萬人有糖尿病,目前罹病人數仍持續增加中。
如果得了糖尿病,自己又沒注意,糖代謝紊亂會加速腎動脈和全身小動脈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或高血糖會使血容量增加,腎臟超負荷,最終會引起血壓升高,就易有高血壓。而血液太濃,頸動脈不易把血液傳導到腦部,就容易有腦中風。至於傷口為何難以癒合? 基本上造成傷口難以癒合的的最大原因就是血液循環不良,無法供給足夠的養分至傷口處,以致於傷口不易癒合。
我在遠紅外線產業從事20餘年,見過非常多慢性傷口,其中還不乏許多糖尿病足差點被截肢的案例。以下我舉兩個傷口困難癒合,透過遠紅外線療法而改善的例子:
我曾親自拜訪了萬華忠恕長青會陳天土會長,陳天土會長說自己的夫人,跌倒造成手肘破皮約50元硬幣大小的傷口,本來不以為意,只有使用藥物塗抹傷口,沒想到因為本身有糖尿病,傷口不僅沒有癒合,還持續潰爛。雖然持續在外科治療,但傷口一直不易癒合,經由醫生介紹,開始使用遠紅外線治療儀。經過照射2-3次之後,原本潰爛的傷口就開始癒合;總共照射兩週,約十次,每次約40分鐘,傷口很快就癒合了,陳會長因此對遠紅外線治療儀的效果印象深刻。
我認識一位台中洗腎診所的護理長,從事透析工作多年,她與同仁面對糖尿病足傷口與褥瘡,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只能做簡單的清瘡、換藥。直到幾年前在一次研討會中得知遠紅外線可治療慢性傷口,便將診所內原本用來照護瘻管的治療儀也用在照護傷口上,後來發現,對傷口癒合有很大的幫助。記得剛開始收傷口專案時,有一個雙腳血管都很差的腎友,雖然透過她們的醫療團隊盡力照護,並配合高壓氧治療,但傷口惡化太快,外科醫生只好決定截肢右腳。出院後回到洗腎室時,她們發現他的左腳也出現傷口並已經發黑,於是換藥之外也加入遠紅外線的治療,並要求他在非透析日也要到診所來照遠紅外線。照射初期,觀察到腳的溫度和顏色漸漸恢復,經過幾個月的遠紅外線治療與常規照護,傷口已經完全癒合。
遠紅外線能夠幫助傷口癒合,糖尿病患者平日也該注意生活飲食與運動,日常生活照護也很重要。每天清潔足部並順帶檢查足部一次,檢查腳趾間、足底部位有無膿疱、紅腫、抓傷、青紫、雞眼等現象,有任何問題應立即請醫師處理。鞋子應選擇軟皮、合腳、低跟的。襪子要能吸汗,如棉襪,需每天更換,保持清潔,有破洞應立即換新。最近天氣越來越冷,可穿毛襪入睡,切忌使用熱水袋、電暖爐,避免因此燙傷,由於糖尿病患者感覺較不靈敏,需記得注意保暖與加強血液循環。
照射傷口可促進微血管擴張,抑制發炎反應和保護細胞,活化血管內皮細胞,降低血管發炎反應,以增進傷口癒合速度。
照射腳底以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爸爸媽媽們常見的嬰兒寶貝問題困擾,紅臀跟尿布疹是新生兒寶寶的皮膚疾病,一般常以烤燈來照護。但烤燈溫度太高,有燙傷危險,並且無法解決發炎問題。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的新聞報導,在新莊地區的某坐月子中心,因為女嬰出生後體溫偏低,醫護人員使用電毯幫她保暖,三個小時後,女嬰的雙腿就起了大水泡、有20%的面積二度灼傷、被緊急轉送台大醫院治療。燙傷寶寶的悲劇, 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低能量遠紅外線療法可以提供安全、溫暖的溫度、並且有效解決炎症反應,並照顧他們細緻又敏感的肌膚。
台北南區一家六星級坐月子中心,採用我們的遠紅外線治療儀來照護嬰兒之紅臀症狀,設有專業醫護人員24小時照顧之嬰兒房,護理人員會在晚上將尿布打開,讓有紅臀症狀的寶寶們趴著照射遠紅外線,改善發炎反應。三重區某家頗具知名的婦產科診所也使用遠紅外線來改善嬰兒紅臀,護理人員曾遇過新生寶寶對某牌紙尿布過敏,而整個屁股通紅的情況,便讓寶寶躺在看護墊上持續照射兩、三個小時,照射後情況有明顯改善,媽媽還以為寶寶擦了什麼神奇藥膏,其實就是持續照射遠紅外線而己。醫療級的遠紅外線能量很溫和,即使嬰兒使用也很安全,不會讓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不只是解決寶寶們的小紅屁股問題,對於餵母奶的媽媽,他們容易有乳腺阻塞,嚴重甚至會有乳腺炎的狀況。台北榮總有個案例,有位媽媽有乳腺炎的初期症狀,由於她希望能夠盡可能的減少抗生素使用量,所以護理人員在幫她推擠硬塊也同時讓她照射遠紅外線,3~4天後,乳腺炎有明顯改善,醫師也同意不需要再服用抗生素。
之前,聽生過孩子的同事們在聊天,她們說有過推揉乳房硬塊的媽媽們都知道,推揉過程辛苦甚至痛苦難受,所以現在也有不少婦產科及坐月子中心,都會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來幫助消炎,並使乳房硬塊軟化,醫護人員幫媽媽推擠時,處理的效率也提高,同時媽媽的疼痛感也減低許多,進而促使了乳腺管的暢通。
醫療級的遠紅外線能量很溫和,除了改善媽媽易誘發的乳腺炎困擾外,即使嬰兒使用也很安全,不會讓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遠紅外線運用於乳腺阻塞與乳腺炎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
疲勞、模糊、視線不清及眼壓過高是現代社會中非常常見的文明疾病之一,需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打報告的學生及長時間玩線上遊戲的民眾,由於長時間專注的緊盯螢幕、眨眼次數降低,照成眼部肌肉的緊繃與血液循環不良、眼睛乾澀等問題發生。傳統的方式會使用熱敷眼袋或熱蒸氣來改善相關狀況,而位在台北市士林區的志明眼科診所,則採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志明眼科診所的黃醫師表示,使用低溫低能量的遠紅外線可以取代發出紅光的紅外線治療儀器,有效改善了眼周血循不良所引發的相關症狀。
遠紅外線除了能夠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其低溫低能量的特質更適用於敏感的臉部與眼部,傳統的紅光治療器,帶有過高的溫度與紅光,容易刺激眼部造成眩光與酸澀,遠紅外線除了低溫安全無副作用,能量易被人體吸收,更可有效改善眼周血循,減少疲勞與乾澀等問題。
志明眼科診所內運用遠紅外線的狀況:針對疲倦或模糊的症狀,會照射遠紅外線約10分鐘。
另外分享之前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位老朋友的案例。在二十年前,遠紅外線療法還沒普及的那個時後,高小姐親口告訴我她的親身經歷,讓我對於敏感又脆弱的眼睛,能透過遠紅外線的照護得到改善,變得更有信心了!高小姐從小眼睛就不好,高中開始戴眼鏡,由於度數只有300度,所以沒有天天戴。開始玩股票時,天天去證券公司,不戴眼鏡根本看不清看板上的數字,所以不得不戴,之後就再也無法擺脫沒戴眼鏡的日子了。每回只要沒戴眼鏡或是天氣不好時,就會覺得眼睛疲勞、很痠,而且眼睛會變得很乾。
本來高小姐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是為了臉部皮膚保養,每天照射臉部40分鐘。一個月後,發現偶爾沒戴眼鏡,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而乾澀的現象也消失了,而皮膚也變的光滑許多,高小姐說:真的是一舉兩得。
並非所有遠紅外線都能照射眼睛-近紅外線對眼睛之危害
眼球中各組織對光源的吸收率都不同,且同一組織對不同波段的光源吸收率也不同。角膜在遠紅外線區段內吸收率很低,波長接近1.4 μm時,中紅外線及近紅外線波段,角膜對光的吸收性變大。角膜和 (房水)註1 會吸收照射於眼睛內的輻射熱能,若曝光量過大就會產生灼傷。另外,角膜對溫度相當敏感,高功率的紅外線會引起眼睛劇烈的疼痛感。在高功率的光源短時間曝光時,虹膜傳導的熱能是白內障致病的主因。 市面上有非常多標榜遠紅外線的醫療器材,都摻有近紅外線,溫度及刺激性都較高,等於把敏感的靈魂之窗暴露在危險底下;唯獨低溫低能量、純度高且穩定的遠紅外線治療儀,才能用於敏感又脆弱的眼睛及臉部。
註1:(房水) 維持眼壓在一定的範圍內,使眼球的外觀及完整性得以保存,正常的視覺功能不受影響。為了使光線得可到達視網膜,眼球的前眼部,如角膜、水晶體、小樑組織等是沒有血管的。因此這些組織養份的供應(如葡萄糖、氧、氨基酸),及代謝物的排除(如乳酸、丙酮酸、二氧化碳),這個工作就由房水來擔任。除此之外,水晶體從房水中截取了鉀離子及氨基酸,然後釋放出鈉離子到房水。房水也送葡萄糖和氨基酸到玻璃體。房水在眼內有發炎或感染的情況,能提供細胞或體液性的免疫反應。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