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可說是癌症患者的必要之惡,但難以忍受的副作用,是中斷治療的常見原因。如何減緩副作用,有更好的精神與體力對抗癌細胞,是治療之外最重要的課題。
廣效性的化療藥物cisplatin (順鉑),雖有良好的療效,但也有腎毒性、神經損傷,以及不能輕忽的血管毒性等副作用,可能導致血栓栓塞、頸動脈增厚等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好消息是,最新研究發現,遠紅外線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可降低化療藥物的副作用!
最新研究發現,遠紅外線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可緩解化療藥物 Cisplatin 的副作用
今年四月,台北醫學大學及國防醫學院的團隊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science》的研究指出:
1. 小鼠注射化療藥物 cisplatin (順鉑) 後腹部血流量會下降,但照射遠紅外線 (每天一次,持續三天) 後,小鼠腹部的血流量與未注射cisplatin小鼠有相近的程度,且血管管徑增加、內皮細胞凋亡率降低。
2. 動物實驗觀察到,cisplatin會造成血管中膜增厚、內皮破損、細胞脫落等異常變化,遠紅外線照射後情況有所改善。
3. 從細胞實驗中,遠紅外線只會提升血管內皮細胞VEGF的表現,癌細胞照射後並無影響,且遠紅外線更不會影響cisplatin抑制腫瘤的效果。
低能量遠紅外線非常適合用於癌症術後之照護
低能量遠紅外線的特性,在放射腫瘤科與安寧病房的運用,皆有非常好的輔助效果。早已有多家醫院用遠紅外線來緩解化療的不適,像高雄某醫學中心的婦科病房,用遠紅外線照護正接受化療的病患,緩解如手腳冰冷、麻木及發紺等化療副作用。曾有患者因化療手部長期麻木,晚上難以入眠,睡眠品質大受影響,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拿取物品,其中苦楚難以言敘。病房某次嘗試性拿遠紅外線治療儀給患者使用,出乎她們意料的是,在密集照射遠紅外線數天後,患者表示手部就麻痛程度大幅減輕,並終於擁有久違的好眠。
過去醫學研究在癌症治療方面的文獻並不多,因此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篇研究,在遠紅外線療法的發展上非常關鍵。它不但揭開遠紅外線緩解化療副作用的機制,更發現遠紅外線不會增加癌細胞的存活率,消除長期以來大家對於「遠紅外線會令讓腫瘤長更好?」的疑慮。同時,實驗結果也指出遠紅外線的效益有專一性(僅對特定細胞產生效益),再次應證了遠紅外線的重要特性:對身體機能有平衡、調節的能力,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是患者抗癌路上的重要夥伴。
▲作者推論遠紅外線對血管內皮細胞有益處的可能機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