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傷口形成之原因
皮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傷口一開始也許只是個小問題,但對一些缺乏營養、血液循環差、年紀大、長期臥床、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其皮膚組織復原能力差。當傷口久久無法癒合,更增加了被感染的機率;假若傷口繼續變大變深,就變成不易處理的困難傷口或是慢性傷口。
困難傷口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像是糖尿病者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傷口,卻遲遲無法癒合,或者是長期臥床的病人,照顧上沒有常翻身,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現壓瘡;植皮手術後也需促進傷口癒合;清創手術後的傷口,在壞死組織被清除後,傷口大且深,需悉心照顧。
血液循環差、年紀大、長期臥床、有糖尿病的人,傷口癒合力比較差。
促進傷口癒合、降低感染
根據研究顯示,遠紅外線的「非熱生物效應」,可讓全血黏度降低,有利於血液循環的改善。照射傷口部位可增加發炎期生長因子的分泌,也直接刺激增生期與整合期的膠原蛋白堆積,藉此加速傷口的復合。
雖然遠紅外線會產生少量溫熱效果,但由於遠紅外線純度高時,照射的溫度非常溫和,所有實驗動物的皮膚表面,並未見到不良的發炎反應或灼傷現象,這顯示遠紅外線不需大規模破壞表面,就能有效進行深層生理改良。因此可將遠紅外線療法廣泛用於傷口照護及居家治療。
但同樣名為『遠紅外線』的器材,由於其放射出的波長分布不同,遠紅外線所佔的比例也有相當大的落差。若近紅外線的比例越高,遠紅外線的比例則越低,這將會扺消遠紅外線的效果,並大幅提高熱傷害風險。因此使用時必需確認為純度高的遠紅外線,較無醫療傷害的顧慮。
本文摘至: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第60頁
其他文章:
照射低能量遠紅外線可幫助傷口癒合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21845965
持續潰爛的傷口癒合經驗http://farir.pixnet.net/blog/post/164181723
更多使用案例分享,可詳閱「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一書,各大書局(網路)皆可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