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分享了運用遠紅外線來進行寵物長照的新聞,雖然最後發現是烏龍一場,但也收到不少詢問是否能將遠紅外線運用於自家寵物保健上的私訊。
這讓達人想起日前發生過頗值得和各位分享的事情:
約莫半年前有一隻台灣黑熊因捕獸夾雙掌受傷,在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搶救後黑熊最終順利康復並野放。
特別的是其中竟有使用到遠紅外線來輔助黑熊傷口癒合!(相關報導連結: https://reurl.cc/XkR0je)
達人見過貓狗等寵物使用遠紅外線,也見過動物實驗中的老鼠照射遠紅外線,但這還真是第一次聽聞有野生動物使用遠紅外線輔助治傷。
眾所周知,野生動物多數擁有極強的自癒力。對於不嚴重的小傷,牠們可能會覓食藥草、舔傷口、曬曬太陽……等行為來幫助傷口癒合。
但對較嚴重的傷勢若不人為介入進行消毒、清創、消炎或手術截肢,可能會因傷口感染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野生動物平時居於野外,多沐浴陽光下,而陽光包含了遠紅外線的波段,但對上述報導中,黑熊手掌因纏繞鋼索過久而嚴重壞死的情形,若單靠陽光中的遠紅外線來輔助傷口癒合強度就不足。因此救援團隊在手術與清創完之後,會考慮使用目前台灣洗腎室非常常見的遠紅外線治療儀,加速黑熊傷口癒合。
達人相信,這是遠紅外線運用於保健的歷史上相當值得一書的里程碑。
遠紅外線療法的好處之一是在照射時不需接觸野生動物、也不需麻醉,因此具備運用至野生動物救援、保育領域的潛力。但不同於人類或家寵,野生動物未馴化,不受控、具攻擊性,要如何「說服」牠們「固定」一個姿勢來照射遠紅外線,會是遠紅外線療法用於幫助野生動物時的一大挑戰,也是未來應用時關注的重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