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赴歐洲公務旅行,由於短短十天由南歐直衝北歐,而被戲稱為「歐洲大暴走」。這次旅行要參加英國腎臟醫學會展、考察歐洲多國醫院,並與歐洲各國經銷商開會,忙當然是夠忙了,但忙碌中也有一些趣味小事。

 

到達馬賽已是深夜,火車站暗沉沉的,還帶著刺鼻的異味,我們連忙逃去旅館。第二日明媚的陽光略略洗褪了昨夜不快的印象,讓我們在進入醫院前可以匆匆一瞥這個美麗起來的城市。

 

進入醫院之後自然是另外一種氛圍﹣﹣乾淨、整齊、冷冽。Hôpital de la Conception果然不負歐洲最大的公立透析醫院之名,光是腎臟醫學中心就是氣派至極的一整棟大樓。我們在兩位腎臟科主治醫師 L及J的帶領下,參觀了腎臟醫學中心。雖說是參觀,可東方面孔在此處是小眾,繞一圈下來當然免不了「被參觀」的宿命。過去曾聽說「法國佬」傲慢不愛理人,但我們遇到的不論醫師或患者都十分親切,就連躺在病床上氣色不佳的老先生也熱情向我們微笑招手。

 

    
Hôpital de la Conception透析中心 /遠紅外線治療儀使用記錄

 

身為歐洲透析界的權威之一,這裡的設備確實十分精良,L與J領著我們參觀了許多令人欣羡的先進儀器,最後在透析室見到目前在此「服役」的兩台遠紅外線治療儀,儀器上掛的小卡詳實繪載著照射的部位及相關數據。L醫師笑著告訴我們目前使用上一切順利,唯一 的小困擾大概就是某些患者對遠紅外線治療儀太熱情,總會在別人療程快結束、但實際上還沒結束時,就迫不及待地高喊:「喂,該我了!」

 

他所形容的場景,讓人十分熟悉啊!

 

「喂,該我了!」這句話在台灣我們聽得不少。在某些機器數量較少的台灣醫療院所,患者虎視眈眈等機器的情況是有的,偶爾沒弄好還可能引起小磨擦。 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總覺得:「這大概是台灣人的習性吧?」畢竟機器使用起來很舒適,患者也能感覺到遠紅外線治療儀在使用上的實效, 加再上「人有我也要」的心態,對於使用機器的機會難免較為執著。

 

後來韓國友人告訴我們,韓國的醫療院所也有人高叫:「喂!該我了!」當然,用的是韓文。
於是我心想:「哦,這大概是東方人的習性吧?」

 

當我到了地球另一端時,聽到L醫師用英語轉述時,我終於明白「 該我了」這個宣告,其實是不分膚色、種族、語言,只要有遠紅外線治療儀的洗腎室就會發生!借套最近某一則強力放送的廣告的說法:也許各國人士語言不同,但不論用中文、英文、韓語、法語,這句話意思就是:「我要遠紅外線治療儀!」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生病苦、治療更苦,但這些患者卻不只是願意使用、更是樂意使用!遠紅外線治療儀的效能已經過醫療院所臨床實證、並獲國際醫學期刊認同,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遠紅外線治療儀確實為全世界的腎友們解決了問題。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今年開始,我們一改過去的低調,積極的在大眾媒體上推廣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的正確觀念,在網路上也引起了一些討論,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關係,前幾期一家知名週刊登出了這篇有趣的文章,似乎是在回應這股討論的熱潮。

  這篇文章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細看時會發現段落非常跳躍,好像少了什麼東西。如果把少了的東西補進去後,讀起來會多麼不同?我實在忍不住手癢,於是就動筆做了些補註↓↓↓↓↓↓


(請注意,由於圖片較大,請點開下面圖片後,再稍待約一兩分鐘才會看到清晰資訊)

 

資訊爆炸的時代--爆炸的是資訊、流言還是謊言? 

  我們寧可相信作者因為對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的了解有限,或是沒有接收到完整資訊,自然沒有辦法清楚的說明事實。但若是有意隱匿資訊或片面報導,那就不對了。

 

  我們經常面對這樣的曲解:不是把遠紅外線貶的一文不值;就是把它講成百病皆治。不管是那一種,對遠紅外線這麼好的療法推廣,都是非常不利的。可惜的是,部分從事相關產業的業者,只想賣產品,不在乎物理原理、醫療機轉;少部分媒體不求甚解,只從業者提供的內容片段摘出。這也難怪,不少來詢問的網友會感慨地告訴我:
  「問了這麼多家廠商,上網找這麼多資料,只有你能把事情說得這麼清楚。」


  話說回來,對大眾誠實、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大概也只有像我這麼龜毛的人會這樣做吧。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周末, 約有一年之久未聯絡的陳兄突然來找我。原來他經醫師診斷為糖尿病,而前來詢問我遠紅外線是否可以治療糖尿病。看到過去意氣風發的友人,因為糖尿病而變得倦怠無神,不停嘆息著手腳變得冰冷麻木、小傷口潰瘍久久難癒,走路有氣無力,有時還會因疼痛而不得不走走停停。我覺得十分惋惜。

 

糖尿病簡單來說是血糖異常, 實際上卻不僅僅是血糖問題,而是一種十分複雜的代謝性異常。 高血糖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末稍血管萎縮或硬化,而導致供血不足的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這會引發許多併發症——如動脈硬化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周邊血管循環障礙可能導致糖尿病足等等。

 

雖然目前醫療研究報告尚無法證明遠紅外線可以治療糖尿病,但我鼓勵他一定要持續天天照射低能量遠紅外線,因為醫療已證實遠紅外線能擴張及軟化血管、降低血黏度、增加紅血球的變形能力。它可經由改善血液循環, 從而提高對組織的供血,並促成傷口癒合。這對於改善他目前所遭遇的併發症是很有助益的。雖然他和糖尿病的對抗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在遠紅外線的幫助下,這段路可以走得不要那麼辛苦。

 

也因此我找出這篇舊文《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糖尿病患者的居家保健利器》(原刊於桃園縣腎友協會專刊《腎友園地》,2009年秋冬號P13),當中有提到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為何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 ,提供給他做參考。同時也將此文放上BLOG,希望能讓所有糖尿高危人群及患者多一份參考資料。

 

糖尿病患居家保健利器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2-1 遠紅外線如何輔助洗腎治療

 

洗腎病友最擔心—瘻管栓塞

洗腎對腎友來說,一開始都是非常難以接受的,當腎友要開始洗腎,其內心的焦慮從未中斷,除了擔心洗腎帶來的不便,還要面對許多生活改變與身體調適。

洗腎瘻管對腎友們而言猶如第二生命一般重要。然而,洗腎瘻管的併發症相當多,手術雖然可以克服一些問題,但很多瘻管仍無法維持到半年以上,以致腎友需不斷接受手術,甚至手、腳都無處可開瘻管,還須時時擔心瘻管發生栓塞或併發症,實在是有苦難言。

因為洗腎經常需要在瘻管處上針,一小段血管一年少說要扎上200多針,瘻管的內皮三天兩頭就會因針扎而受傷,使用久了管壁會出現多個狹窄點,血流量會慢下來,最後會形成栓塞而失效,終結了洗腎瘻管的壽命,這是目前醫療界對瘻管仍無法克服的問題。

 

瘻管的其他併發症

雖然狀況好的瘻管能夠持續使用幾年,但也有瘻管不到半年就塞住了,有時甚至發炎腫脹,嚴重時感覺像快要爆掉,需趕緊施行手術來處理栓塞的瘻管。

此外,洗腎瘻管經常發生的問題還包括:瘻管在洗腎時的靜脈壓過高、血管暗沉縮小、血管纖維化、針扎傷口不易癒合、易發生感染、疼痛、血腫、靜脈炎等部適。相信又腫又針孔累累,甚至發炎的瘻管對腎友來說並不陌生,這些都是腎友無盡的夢魘。瘻管的照護就顯得相形重要。

 

如何使用遠紅外線維持洗腎瘻管的品質

遠紅外線照射這種嶄新療法在醫療上最早被接受與推廣的是洗腎腎友的瘻管照顧。在國內各大洗腎中心/院所,使用遠紅外線治療儀來維持洗腎瘻管的品質極為普遍,在洗腎瘻管的保健上也有相當具體的成效。

腎友若 能配合 醫師的治療,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是照顧瘻管及日常保健的好伙伴,腎友只要每天持續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瘻管部位及手部,可讓瘻管維持彈性、使瘻管順暢不易堵塞,延長瘻管壽命,降低腎友因瘻管阻塞而需反覆動手術的次數,讓腎友不再提心吊膽。

此外,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對洗腎瘻管部位化瘀、療傷、止痛、傷口癒合也有效果,並大幅改善腎友洗腎後疲倦、手腳發麻、身體燥熱等自律神經失調、熱失衡的狀態。許多臨床經驗都證實遠紅外線治療儀對腎友具有保健與輔助洗腎的效果,也明顯優於熱敷與握球運動,是一種簡單又實用的方法。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其然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江日崇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榮總發表了一個人體實驗,證實每天小酌100cc紅酒,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這篇新聞出來後,我就有更充分的理由喝紅酒,實在很感激做研究的醫師。

 

除此之外,忍不住要告訴大家一件事,說不上是秘密,可是知道的人不多:現在正進行中的細胞和動物實驗發現,遠紅外線也可以活化內皮前驅細胞,減緩老化,讓細胞容易生長,預防心血管疾病。

 

而很好的一點是,不管是喝紅酒或照遠紅外線,都是令人愉快、舒服的一件事。我已經開始想像,回家後,倒一杯紅酒,坐上單人椅沙發,照著遠紅外線,就完成了今天的「心血管保養」。

 

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每天都來「保養」一下我的心血管了!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附錄二. 遠紅外線照射療法Q&A

 

 

Q6.遠紅外線治療儀和紅外燈有什麼不一樣

 

紅外燈是一種會發出紅色光的治療器,其原理是利用與紅光波長接近,伴隨著產生的近紅外線來進行熱輻射治療,照射體表溫度通常為40~45主要的作用熱效應作用在人體上主要是局部加熱皮膚表面和淺層肌肉和血管達到放鬆和紓緩的效果

 

由於紅外燈溫度較高,無法長時間照射,對溫度較不敏感的年長者、長期臥床者或糖尿病患,因為不能立即感受溫度,極易因疏忽而造成燙傷,故不建議使用。另外由於近紅外線有可能造成組織脫水及抑制癒合,因此應避免用在開放性傷口上。

 

低能量療法的與紅外線,「非熱效應」是最大的特色,人體吸收低密度能量,以共振的形式傳遞至深層組織,達到治療的效果。照射距離保持20公分 時,體表溫度僅略為升高,且維持恆定(不超過40℃ ),安全性高,適合用於銀髮照護、長期臥床者或糖尿病患也可使用,沒有醫療傷害的顧慮。遠紅外線可以促進組織修復、抑制發炎、幫助傷口癒合,可使用在已無出血現象的開放性傷口。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其然   著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 江日崇 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第七章其他醫療應用—中高齡養生

 

高齡化社會中,銀髮族的日常照護越發受到重視,許多在乎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銀髮族群,選擇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作為日常生活中保養的一環。

 

中高齡的保養基礎不外乎清淡飲食、適度運動、補充足夠營養素;而「遠紅外線照射」因其簡單、安全、全身皆可照射與可自行操作等特性,逐漸成為居家照護的重要一環,並可以廣泛改善許多常見的老化症狀。

 

日常照護與特殊照護

 

年長者由於肌力退化、新陳代謝率下降,導致血液循環較差、容易手腳冰冷、感到疲倦,以及經常性的腰酸背痛或肌肉酸痛。這些因老化引起的不適需要外力幫助推動循環與促進新陳代謝來改善。用遠紅外線照射作為日常生活保養的一環,可以減緩全身疼痛、改善睡眠品質與胃口不佳,讓年長者有更好的精神與活動力。

 

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年長者,容易因為缺乏活動使得局部缺血,加上肌肉萎縮、腸胃蠕動緩慢、血管彈性退化等因素,易有褥瘡、便秘、皮膚表面瘀血等症狀。在照顧上需要經常翻身、按摩、復健等,相當辛苦。

 

在例行照護中配合遠紅外線照射,不只能幫助褥瘡等困難傷口癒合、降低感染風險,減輕照護困難,更可以幫助維持年長者的正常生理機能,不致隨著長期臥床而快速的退化。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其然   著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 江日崇 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比在新興網路世界到處衝浪為樂的年輕人,我儼然是位「老先生」了,除了工作上需要的應用與日常的基本溝通外,對網路涉獵並不深。所以開一個部落格、搞清楚怎麼操作、學會貼文,實在費了不少力氣。再加上打字奇慢,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稱得上是「嘔心瀝血」之作!

 

 既然這麼累,為什麼還要開部落格呢?

 

 自從知道部落格之後,發現各個領域的「達人」(醫師、旅遊家、美食家、3C專家......等等。),把他們獨特的經驗和看法藉部落格分享給許多人,讓我們能經歷不曾有過的生活,拓展了視野。

 

 而我自己,從事遠紅外線產業廿年,過程中經歷了起落成敗、悲喜怨懟,對於遠紅外線醫療的發展和現況也有一些經驗和看法。因此想藉著部落格,和大家分享我在從事遠紅外線產業時發生的大小事,希望可以認識更多同好,互相交流最新的資訊和心得。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到好書、好內容,忍不住想跟好朋友分享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

 

第三章下肢循環障礙預防下肢缺血惡化

 

恢復足部循環

 

 遠紅外線是一種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促進血液循環的能量,鑑於遠紅外線療法對血管問題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消腫、降低感染的效果,多家大型醫療院所已採用遠紅外線療法於下肢循環障礙、下肢血管阻塞、糖尿病足、足部潰瘍患者的治療,在臨床上也已看到具體成效。

 

高雄長庚醫院心血管外科許俊傑 醫師,對「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已有相當經驗。不論是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環很差,已有潰瘍、腳趾壞疽者,或是輕微的感到下肢冰冷、發麻、腳痛等症狀者, 許 醫師認為,這些都可以利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來改善,讓微血管維持通暢。

 

剛開始接受遠紅外線照射的患者,在照射初期就可以感覺到足部開始回溫,麻痛感很快獲得緩解,走路不再走走停停。而暗沉的腿部出現許久未見的粉紅色,傷口也不會濕濕的,晚上睡覺時更不再受疼痛所苦,這些都是「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恢復了下肢的血液循環,使缺血的血管重新獲得養分,足部如同「枯木逢春」一般。

 

足部傷口受到控制

 

 即使肢端已有壞疽的患者,在持續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後,除了足部疼痛大為緩解之外,使用一段時間之後,也可以見到病灶處出現許久不見的粉紅色新生組織。

 

許俊傑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在家中經常使用遠紅外線照射,越早使用,預防末梢血管栓塞的效果越好,尤其是傷口需要清創的患者,可以在清創前就開始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病灶,加速清創後傷口的復原。

 

下肢缺血患者的日常保健

 

 在醫師的指示下持續使用遠紅外線療法,能讓患者減輕腿部缺血的情況,但血管的病變仍需要搭配藥物治療、生活型態的調整,甚至需要進一步做手術治療。

 

而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患者,因其合併症連帶會影響其本身的血管狀況,遠紅外線的照射只能緩解末梢缺血的不適症狀。如果是已經硬化的血管或者發生急性栓塞,照射遠紅外線已無法改善肢體缺血狀況,仍需要進一步的醫療措施來處理。

 

醫師建議下肢缺血患者在初期症狀時,尤其是有糖尿病足潰瘍的患者,可以及早開始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療法,改善末梢整體的血液循環,減緩足部血管的病變,長期使用能維持其生活品質,避免患者面臨是否截肢的抉擇。遠紅外線對足部缺血患者而言,不僅只是「有照有保佑」,而是真正能從內而外看到療效。

 

 

 


 

 


 

 

低能量遠紅外線照療法

 

大康出版社出版

 

遠紅外線保健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其然   著

 

彰化秀傳醫院遠紅外線中心主任暨心血管外科主治 江日崇 監訂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人在網路上搜尋到這篇文章時非常驚訝,因為沒想到會有人把這件事寫出來,而且寫得這麼好!

 

關於本文的故事,請參考幕後特輯

 

本文轉載自「看雜誌」第54  作者:張頌宇

 

 

  「醫生!我......那裡痛......」一個截肢病患指著被截去腿的「空空部位」尷尬地說......

  大部分醫生面對這種病患時,都會認為是病人幻想出來的,屬於「腦袋」問題。事實上,這是臨床上發生比例相當高的「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現象。根據研究統計顯示,約有高達80%的截肢病人,會感覺到那隻已經不存在的手或腳還會發生疼痛;同時,更有高達98%的截肢病人,手或腳截肢後還能感覺到手、腳好像還存在著。這種感覺被稱做「幻肢感覺」(phantom limb sensation)。

  為甚麼已經「不存在」的肢體卻好像還存在著,甚至會痛?有一種合理的推斷是:人體除了在這個空間中顯微鏡能夠觀察得到的狀態,是否還有這個空間看不到的、但卻存在於另外空間身體? 

 

「不務正業」的生物醫學研究

  任教於宜蘭大學生物機電系所及擔任宜蘭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的許凱雄助理教授,指導就讀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的博士生黃啟裕,兩人冒著被主流醫學界貼上「不務正業」標籤的壓力,以「被截肢的身體還存在於看不見的微觀粒子的『另外空間』」為假設前提,為截肢病患在幻肢部位進行遠紅外線治療,超越目前主流理論治療無效的困境,為病患帶來極為成功的療效,也為現代醫學帶來新的思考。

  也許就像愛因斯坦所言:「想像力就是一切!」而「信念」也決定科學家的研究方向。做這個研究,除了因為目前醫學理論基礎無法有效治療幻肢痛以外,兩人純粹是基於對「另外空間存在之說」的相信而發想的。 「開始找到儀器廠商合作時,對方忍不住當面笑出來,覺得太瘋狂了,結果,我們竟然做出來了!哈、哈、哈!」兩人不約而同地大笑說。

  黃啟裕表示,目前解釋幻肢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理論。第一是「周邊神經因素」,認為幻肢的訊號可能來自殘肢;第二是「中樞神經因素」,認為幻肢的訊號來自脊髓或大腦的錯誤訊息;第三則是「心理因素」。但這三大類的理論,對於幻肢感覺或幻肢疼痛都只能解釋部分現象,而這三大類理論衍生出的許多治療方法,大部分也都無效,例如藥物治療或交感神經阻斷手術等。「有病人因為治療都沒效,但真的太痛了,後來就吃癌症病人吃的藥,吃了就昏,也就不會痛了,但醒來還會不舒服。」黃啟裕說。

  許凱雄和黃啟裕兩人,因為都相信有看不見的另外空間存在,在2004年出席的一場「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大會相識。黃啟裕進而在許凱雄的指導下進行研究。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專攻生物醫學科學的 許凱雄 教授認為,這世界看不到的比看得到的更多,但實證科學卻太急於否認它:「這實證科學從思想上牢牢把人框住,讓你突破不了。應該學孔子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現象,我們卻從沒真實地去面對。」

  黃啟裕則說:「從小到大總聽說靈魂這些的,你就會想知道這東西存不存在?眼睛看不到,但有沒有可能探索出來?」他進一步舉例:「中醫講的經絡也是看不到的,但它有一套很實在的理論,在臨床應用上又很實用。」

  基於這樣的信念,他們認為「幻肢」應該不是病人的「幻想」,也不是目前三大類理論的任何一種說法。從中醫幾千年來的學說與臨床療效,兩人認為人體是個複雜的結構,除了由看得到的分子構成,更微觀粒子中看不見的身體也同時存在著。因此兩人假設「幻肢」是這個空間的分子結構身體被手術截掉了,但在更微觀空間還存在著身體,同時「幻肢」部位的經絡與穴道可能還存在,並扮演與身體溝通的角色。

  以這樣的假設為前提,兩人在截肢病人的幻肢處施予各種能量刺激(表一),如不同頻率的電磁波、高壓電場(壓)、強磁場(脈衝)、高溫、低溫、火焰與水晶等,結果發現,其中較為明確的反應是遠紅外線與水晶的刺激。將特定的水晶置於截肢者的幻肢部位時,截肢者會有一股涼涼的感覺,而使用遠紅外線時,則有類似鎢絲燈照射的溫熱感。 

  每種新藥研發出來時,都必須通過安慰劑效應測試,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使症狀獲得舒緩的現象。因此為了排除安慰劑效應,兩人在實驗過程對截肢者做了安慰劑控制實驗(Placebo-controlled experiment)。方法是讓受試者平躺,上半身用不透光布幕隔開,使受試者無法看到照射過程(圖一)也無法知道何種東西照射與照射部位。另外,照射情況分三種,即照射遠紅外線於左腳(幻肢)或右腳(正常肢),或施予假照(即遠紅外線關閉)。不論真照或假照,照射結束時,儀器均會發出一個聲響,讓受試者以為每次都有照射。因此,如果受試者完全用猜的,答對的機率是33.3%1/3),因照射情況有三種。結果受測者答對了76.5%13/17),表示受測者不是用猜的。「這個感覺有時相當微弱,所以受試者有時不好判斷,不會百分之百答對。」黃啟裕說。 

 

截肢病患獲得良好療效

  為了瞭解幻肢痛是否發生在截肢病人所說的幻肢位置上(而不是在殘肢或大腦),兩人找了三個患有嚴重幻肢痛的病人,運用上述的遠紅外線照射方法,將遠紅外線照射在病人所說的「幻肢疼痛處」,如(圖二),結果顯示,三位病人在接受45次遠紅外線治療後,幻肢痛的時間與大小皆明顯下降。顯示在「幻肢處」施予遠紅外線照射對治療幻肢痛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有一位已截肢9年的男性病患,截肢後不久即被幻肢痛所苦,經過9年的藥物治療依然沒有太多改善。當強烈的幻肢痛發生時,疼痛會從幻肢的腳趾、腳跟一直上升到大腿,導致殘肢抽搐與痙攣,嚴重時,疼痛還會傳到心臟,造成強烈的心臟絞痛。後來甚至使用嗎啡等藥物都無法解決疼痛。2007年時,病患接受了兩次交感神經阻斷手術,但手術一段時間後,強烈的幻肢痛又再次發生。但是,在接受許凱雄與黃啟裕兩人對幻肢直接的遠紅外線照射治療後,幻肢痛得到大幅改善,強烈的幻肢痛不再發生。病患也遠離了殘肢痙攣與心臟絞痛的威脅。

  另一位男性病患是在截肢三週後,即產生強烈幻肢痛。他的疼痛類似數十隻針刺在幻肢腳底,持續不斷的疼痛使他無法忍受而告知家人想去自殺。在採用兩人的治療方法後,疼痛很快得到改善。他的家人感謝說他不再鬧自殺了。

  第三位是一位國中畢業即截肢的女性,15年來飽受幻肢痛的困擾,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法均告無效。近年來,日益嚴重的情況使她晚上無法入眠,半夜經常痛到哭泣。為了解決她的幻肢疼痛,她將工作暫停,接受此治療方法。兩個月後,這位女性病患的疼痛沒有再發生過,幫助她正常地回到工作崗位。

  經過這一系列研究,許凱雄和黃啟裕認為「幻肢處」確實還能在這個空間產生感覺,並且也是治療幻肢疼痛的關鍵位置。但是,進一步的問題是:截肢者存在於這個空間的物質身體,要怎樣與不存在於這個空間的「幻肢」溝通呢?

  他們假設,「經絡」與「幻肢」仍存在著連結。為了檢驗這個假設,兩人將截肢病人的幻肢腳底與正常人(健康大學生)的腳底照射遠紅外線,然後量測身體十二經絡的電性變化。結果顯示,兩者的經絡電性變化有相同的變化趨勢且具有統計上意義,脾經、腎經、膀胱經皆明顯上升,大腸經明顯下降。但若假照時,兩者間就不具統計意義。

 

走在「真正科學」的路上

  當然,實驗不是一帆風順,研究一開始使用了許多不同東西做刺激,病人都沒有反應。這時,實驗者的「信念」便相當重要。許凱雄強調:「你相信甚麼是很重要的。以實驗來講,尤其是操作者面對第一個問題,試了沒反應,特別對這樣的假設。但如果你相信有(另外空間),你就會想是不是哪裡做錯了。」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黃啟裕補充說:「後來就等。過個十幾、二十幾分鐘後,幻肢才有感覺。這不像我們一般人打手馬上有感覺。」

  不過,最主要的挑戰還不是來自於研究過程。為了有更好的資源與儀器做實驗,找合作對象的困難度比研究過程還大,因為醫學界在觀念上還很難接受「另外空間的存在」。黃啟裕說:「不少人基於自己的一些信仰是相信存在看不見的空間,可是你要他出來做科學實驗去說服別人,他覺得要『面對的東西太大』。」許凱雄笑著接腔:「那就是怕被貼上『標籤』。但總會有不怕的,哈、哈、哈!」

  突破了種種困難後,這個研究成果在20099月時,分別在德國舉行的世界醫學物理與醫學工程大會(The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unich, Germany)和在美國舉行的IEEE醫工年會(3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Minneapolis, USA)這兩個醫學工程領域中最大的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界面對這樣的研究,有的人相信,但更多的人不相信。主要的質疑是安慰劑效應問題。「我白紙黑字跟你講怎樣去檢驗,包括他們會質疑的點,都在我們的掌握裡。但很多人還是會質疑你。你可以看到一個態度──有人就是不相信!」許凱雄說。 

 

科學新躍進或強效安慰劑?

  許凱雄繼續強調:「任何挑戰我們樂於面對,但也希望他們用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我發現最大的難處是很多人突破不了既有的觀念,以很情緒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沒辦法和我們站在理性的角度來探討。說有效果是『安慰劑效應』,你把病史攤開,哪裡找這麼好用的安慰劑效應啊?不用吃藥、不用打針,沒有侵入性的治療,比手術還有效?我們最大的支持還是來自病人,因為成效不是你可以操控的,有就有,沒有就是沒有。」

  黃啟裕認為,觀念的障礙主要來自教育體系的問題:「目前主流這套系統是很牢固的。例如中醫經絡這些,在主流西醫科學的體制下,教科書中都沒有講。但很多東西都是在這套系統以外的,你卻把西醫當成唯一的解釋途徑。比如從小到大,教科書中沒有告訴我們有神,只要書本沒有提到的,你一提他就會排斥,說他不相信。最大原因是教育太系統地掌控了人的思想。」

  看來,研究本身的難度,還不及研究之外僵化的教育或主流科學體系帶給許凱雄和黃啟裕的考驗。

  也許在學術道路上「踽踽獨行」,但「擇善固執」的許凱雄和黃啟裕深信,這個研究最大的價值,除了帶給病患實質的治療成效,就是「觀念的突破」。他們認為,忠於這個世界呈現的現象去做研究,就是一種真正的科學態度!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Joyce帶回一個令人鼻酸的故事。

 

前一陣子,她接到一位 黃小姐的電話,表示想要買遠紅外線治療儀,態度非常急切,而感覺有些急躁,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在溝通的過程中頗為曲折,而且Joyce一直問不出她為何需要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

 

幾天後, 黃 小姐請她將機器送到南部一家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送到時才知道, 黃 小姐的媽媽三個月前雙腳高位截肢,到現在傷口還沒有好,在加護病房躺了好幾個月。

 

Joyce將機器推進加護病房, 向黃 小姐示範說明使用方法時,看見躺在病榻上瘦小的黃媽媽,雙腳已截至鼠蹊部,而且截肢的傷口顏色發黑。左手因為長期注射腫脹,咽喉部位因為插管而瘀青一片,兩隻手更是慘白冰冷。

 

當下Joyce才明白,為什麼通電話時, 黃 小姐總是這麼急躁不安,對任何人都極度不信任,換作任何人,都難以保持冷靜吧。

 

從加護病房出來後,她不停的抱怨醫師在她們沒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把腳截掉這麼多、加護病 房的 小姐沒有照顧好她媽媽,讓她長褥瘡......。面對這樣的醫病問題,Joyce除了安撫之外,也無能為力。

 

隔天早上,Joyce向認識的醫師打了招呼,說明黃媽媽的狀況,請加護病 房的 小姐多幫黃媽媽照低能量遠紅外線,那位整形外科醫師使用過遠紅外線治療儀,知道對傷口的幫助,就答應會注意黃媽媽的使用狀況。

 

當天晚上,她就接到 黃 小姐的電話,電話中一改之前的態度,非常激動又興奮的告訴她,媽媽的手恢復血色了!

 

原來早上Joyce打完招呼後,醫師就請加護病 房的 小姐每個小時給黃媽媽照一次低能量遠紅外線,整天下來,黃媽媽的氣色和手腳冰冷的狀況都明顯的改善。黃爸爸看到這樣的變化,非常激動,問 黃 小姐低能量遠紅外線是什麼樣的東西。 黃 小姐把遠紅外線治療儀的資料給黃爸爸看後,他馬上掉下眼淚,說:「如果我們早一點知道這個東西就好了。」

 

當初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接受截肢事實的黃爸爸,在截肢手術後幫黃媽媽保留下兩隻腳,是為了將來要一起下葬......

 

講到這裡,Joyce有點哽咽,在場的人都默然了。

 

當晚,我想著這麼多年來遇到的病人和家屬,她們所面對的痛苦和選擇,以及醫師的兩難。下肢循環障礙的病人若能早一點在醫師的指導下,好好使用低能量遠紅外線,這個故事是否就能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而如何協助醫界更快的完成相關醫學研究和臨床資料收集,讓更多醫師了解低能量遠紅外線,並在適合的時機使用,提供病人更好的照顧,應是我們的重要使命。

 

n           關於低能量遠紅外線如何應用在下肢循環障礙疾病上,可參「遠離病痛紅不讓」--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療法,第三章 下肢循環障礙

 

n           關於如何評估截肢與否的考量,可參考秀傳足踝中心主任 朱家宏 醫師部落格:淺談七個面對截肢的考量 http://blog.yam.com/chujohn/article/19187647

 

 


 

本部落格歡迎引用,但部落格中文章請勿片面轉載,事涉著作權法,請各界尊重

 

遠紅外線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